廣州街頭的專業校車。(資料圖片)記者喬軍偉攝
新車不合規范上不了牌舊車無人能改裝甚至部分美式校車新車也不達標
開學已過20天,廣州天河區棠福學校的陳校長依然在為學校的校車而煩惱,今年8月,棠福學校花了23萬購買了一輛22座“美式校車”,可剛開學就遭遇了無法上路的尷尬,由于校車緊缺,棠福學校只能用臨時牌上路,結果被扣車,現在學校只能派老師每天到4個接送點打車護送學生上課。遭遇這樣尷尬的不止棠福學校一家。
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國家校車新規頒布,廣州2776輛備案校車幾乎都因不合規范而面臨無法上路的風險。由于廣東省和廣州市針對新規的落地細則尚未出臺,廣州校車遭遇身份尷尬。而更讓人吃驚的是,即使允許舊校車改裝升級,廣州至今仍沒有一家符合資質的改裝企業。
文/記者王鶴
“美式”新校車無法上牌老師打車護送學生上課
“原以為買個高質量校車就能上牌,可誰知道新規出臺后還是無法上路”,天河棠福學校陳校長無奈地說。棠福學校原有8輛校車,今年7月打算購買一輛新校車,陳校長多方打聽,區教育局和區公安局交通科工作人員向他介紹了宇通校車。“當時聽說宇通參與了校車新規制定就買了”,陳校長說,為保證質量,學校購買了一輛美式“大鼻子”校車,限載22人,需要23萬元。
今年8月,校車送到了學校,可棠福學校卻發現新車無法上牌。“車管部門說新車還是不符合國家新規,在新規落地前無法上牌。”陳校長說,由于校車緊張,棠福學校就用臨時牌讓新校車上路接送學生。9月11日,在校車大檢查中,新校車由于沒有校車資質,車輛被扣。為了保證學生上課,每天清晨,棠福學校只能派出4名老師,分別在4個學生上落客點打車送學生上學。
遭遇校車尷尬的不止棠福學校一家。在前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羊城論壇“校車大家談”活動上,學校校長大吐“苦水”。一位越秀區幼兒園園長說,她的幼兒園有2輛校車,其中一輛為新購的專用校車,該車今年8月以來就面臨無法上牌的困擾,至今沒有拿到校巴證。
校車新規實施20天落地細則仍未出
今年4月,國務院公布了實施《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新增校車質量安全管理規定達31項。8月中旬教育部等20部門下發落實條例、進一步加強校車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然而,一些小學和幼兒園購買了新校車后,卻遭遇了上路難,而剛剛購買1~2年的舊校車如何處理也成為各地民辦學校的難題。
面對舊校車和新規定的矛盾。教育部網站援引校車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有關負責人的話回應稱,過渡期內,只要是安全技術檢驗合格的7座以上的載客汽車都可以作為接送小學生或幼兒的校車,但必須取得校車標牌。《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中對取得校車標牌的程序做出了具體規定。過渡期結束后,用于接送小學生、幼兒的校車必須是符合國家校車標準的專用校車。該負責人還要求,省級人民政府要盡快依據條例制定實施辦法,合理設定過渡期。記者了解到,國家規定各地需在9月15日前出臺細則,可至今廣東省仍未出臺有關細則。過渡期無法確定,舊校車年審、新校車上牌等一系列問題則無法解決。
除了年審、上牌等問題讓民辦學校的校長們頭疼以外,舊校車如何改裝也成難題。記者從廣州市質檢部門了解到,廣州市至今仍未有一家符合資質的改裝企業。
教育部門:
盼校車新規細則快出臺
對于校長們的“苦水”,交警部門表示,交警是執法部門,只能按照規定進行執法,他們呼吁新規細則能盡快落實出臺,給交警車管部門指導意見。廣州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吳澤駒表示,今年7月、8月共有200多輛校車未通過年審,這些校車年審都在等待新規實施細則的出臺。
作為校車管理牽頭單位廣州市教育局的負責人,沈子鳴在面對新規細則時間表何時出臺的問題時,并沒有給出正面答復。沈子鳴說,目前也沒有時間表,他也很希望(細則)能盡快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