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商家利用仿冒名牌產品的商標進行銷售已經不是新鮮事,特別是食品行業受到傷害最嚴重,比如“喜之即”果凍、“康帥傅”方便面、“太白兔”奶糖等等數不勝數,如今,這股“山寨”風已經刮到了電器行業,出現了許多讓消費者啼笑皆非的品牌。
據悉,近日四川、重慶等地曝光一批“山寨”家電,“小夭鵝”冒充“小天鵝”,“蘇伯爾”冒充“蘇泊爾”,“美白勺”冒充“美的”等等不勝枚舉。不僅僅是國內商家,國外品牌也未能幸免,西門子公司的英文拼寫本來應該是“SIEMENS”,但有假冒的西門子公司將其拼寫為“SINEUCMS”,更有將“SONY”變為“SQNY”堂而皇之的銷售的。據了解,這些山寨家電質量往往比較差,雖然價格可能會便宜一些,但是其一旦損壞,售后根本沒有保障,甚至有消費者撥打其產品上的客服電話竟然是空號。
記者走訪了濱城區內的部分家電市場,并沒有發現上述的產品在售,但由于記者走訪的多為較大型的電器市場,因此不排除濱城區內有傍名牌嫌疑的產品存在。在一家商場內,記者發現有商品名拼寫為“palsonic”,有利用松下(松下的英語“panasonic”的拼寫)的知名度的嫌疑。“如果僅看英文,很容易與松下的產品聯系起來,有可能對消費者產生誤導。”有市民對此表示。
造成這種現象屢禁不止的原因,業內人士表示比較復雜,從生產環節上已經開始監管不力,導致“山寨”產品流入市場,而后由于監管難度加大,消費者“維權難”等原因,使得這些“山寨”商品更加肆無忌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一定要到正規商店選購,切勿貪圖小便宜,同時,要擦亮雙眼,仔細辨別,以防買到劣質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