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標識:又稱能源效率標識,是附在耗能產品或其最小包裝物上,表示產品能源效率等級等性能指標的一種信息標簽,目的是為用戶和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引導和幫助消費者選擇高能效節能產品。
在上周,無論是微博上的熱點話題還是各大門戶網站的頭條新聞,大霧、污染、PM2.5這些詞都成了熱點話題。北京“PM2.5“空氣污染事件給環境保護再次敲響警鐘。因此,節能減排顯得愈發重要。
保護環境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家電行業更是如此。節能減排成為全球最關注的話題,為此越來越多的家電產品紛紛貼上能效標識。不過,上周小家電行業出現的“能效標識門”顯得過于不和諧。
當然,就如小家電出現的各種質量門一樣,不和諧因素終將要銷聲匿跡。對于小家電能效標識方面,一些家電企業開始做出推變頻技術等動作。節能環保產品成為主流,小家電面臨的行業洗牌開始提上日程。
小家電:家里的耗電“大王”
小家電產品被消費者稱為是家里的“耗電大王”,一臺電磁爐1個小時的耗電量相當于一臺冰箱4天的耗電量,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不過這卻是小家電產品耗電的一種寫實。
提到能效標識,在大家電產品中普遍存在。不過,我們在關注大家電產品是否有能效標識的同時,卻忽視了小家電產品的能效標識。
俗話說,省電才是硬道理。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家電產品的時候,節能、環保產品成為他們的首選,這也是因為消費者節能環保意識在不斷的提高。盡管消費者將節能環保放在第一位,不過消費者普遍認為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貼有能效標識即可,一些小家電產品不會耗費過多的電量。
很顯然,消費者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殊不知,磁爐、電飯鍋等這些平日看似不起眼的小家電其實是家里的“耗電大王”。
我們來算一筆賬,一臺帶有加熱、制冷功能的飲水機的日均耗電量超過1度,而一臺被標示為一級能效的節能冰箱的日均耗電量僅0.4度,相比之下,小家電的耗電量的確大得驚人。其實很多小家電要比大件家電更耗能,家里常用的微波爐、電飯鍋、電磁爐等小家電其實都是耗電大戶,電磁爐一年的用電量要比一臺洗衣機還多,而電飯煲一天的耗電量也超過了一臺節能電冰箱了。
筆者在賣場調查中發現,一些電風扇、電磁爐等小家電產品有些有能效標識有,些則沒有,而電飯煲、電壓力鍋、空調扇等均沒有能效標識。業內人士稱,在小家電行業中,熱水器、電磁爐、電飯鍋等能耗標識還不被重視,加上小家電種類繁多,相當一部分能耗標識還未實施,這給消費者選購帶來一定的難度。
趨勢:節能環保產品成主流
節能環保不只是個口號,而是一種趨勢。2011年,“節能”儼然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家電產品積極踐行節能環保之路成為潮流。
在剛過去不久的第五屆中國(合肥)國際家用電器博覽會上,“智能、低炭”成為本屆家博會的主題,“綠色家電”更是成為本屆家博會時尚新潮流。各商家企業打出“健康綠色”主題,在展會現場展示出各種“綠色小家電”。
其中,年產400萬臺新型環保節能冰箱一期項目、納米新材料-特材與現代涂層技術研發項目、節能電動洗地車項目等家電及配套產品生產項目,致力于節能健康環保型家電的研發與生產,采用高科技、新材料和新型生產設備,力求達到高效節能的同時,對人體和周圍環境也不造成傷害。
如今,節能環保已成為家電產品的主流趨勢,這必將推動家電行業環保路線的快速發展。將來有一天,電飯煲、電磁爐等小家電產品也都將貼上能效標識,有了能效標識,那么消費者就可以選擇更省電更環保的小家電。
行業:發出洗牌提速信號
順應節能環保趨勢,家電企業在這方面開始做足“功課”。
目前,很多廠商都有節能型小家電,如:智能飲水機,可以自動斷電轉到保溫狀態,還有一些電飯煲、電磁爐、電熱水器的節能型產品,均號稱可以比傳統產品節約一半的電能。未來這些節能型家電產品都必將被貼上能效標識,這樣消費者就可以放心選購。
近兩年,小家電行業也開始圍繞著節能減排展開了競爭。在空調領域早已運用成熟的變頻技術,近期正在加速向小家電板塊滲透。
小家電行企業為順應趨勢已經推出變頻技術,其中格蘭仕、松下、西門子紛紛推出了其擁有變頻技術的光波爐和微波爐。而在家電行業看來,變頻技術的應用將是小家電行業洗牌提速的信號。
消費提醒:
大家在選購相關小家電產品時,一定要看清產品外黏貼的能效標識,盡可能選購高效能的產品。此外,大家在選購小家電產品,最好在兼顧品牌的同時,應到信譽度較高的大家電賣場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