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葫蘆又起瓢。去年10月被曝光“錳超標”的蘇泊爾再度被央視質疑錳含量超出國家不銹鋼板材標準(GB/T3280)規定近4倍,可致帕金森病。
蘇泊爾一再陷入質量門已影響終端銷售。南都記者昨日走訪發現,廣州蘇寧、國美已將“問題鍋”下架,華潤萬家、好又多等大型超市暫未下架,但不少消費者要求退貨。
“過錳鍋”遭遇下架、退貨
央視新近報道指,根據哈爾濱市工商部門檢測,蘇泊爾包括湯鍋、蒸鍋、奶鍋、水壺在內的81個規格共960件產品存在錳含量超標、鎳含量不達標等問題,并援引專家話稱,錳含量超標可能引發人體錳中毒,患上帕金森病。
談錳色變。記者昨日走訪國美蘇寧賣場發現,廣州蘇寧和國美已將“問題鍋”下架,需要退貨的顧客,可憑小票辦理。
廣州國美稱,已收到總部要求蘇泊爾問題產品下架通知,并允許消費者憑票退換。某店售貨員告訴記者,有問題的蘇泊爾產品已經下架,“現在展示出來賣的都是沒有問題的”。
廣州蘇寧銷售人員也表示,蘇泊爾問題產品已下架。問及有無客戶前來退貨時,該銷售員稱,購買相關產品的消費者,均可憑發票退貨。目前該店暫未有退貨情況出現。
與國美和蘇寧不同,一些大型超市未就蘇泊爾“問題鍋”下架,記者在華潤萬家了解到,該超市還未接到下架的通知,并稱已經得到內部的檢測結果,“結果顯示沒有問題”。但該賣場銷售人員稱,近階段“蘇泊爾產品賣得不好”,受報道影響,近期有一些顧客要求退貨。
與華潤萬家一樣,好又多店內蘇泊爾產品也幾乎沒有下架,“只有一款奶鍋下架了,其余的都沒問題的,”銷售人員肯定地說,“不過,最近受到報道影響較大,銷售沒以前好。”對于前來退貨的顧客,銷售人員稱,的確是有,并表示“沒辦法”。
有熟悉蘇泊爾的知情人士透露,“質量門”事件爆發以來,蘇泊爾銷售下滑了兩成左右。
新國標未限定“錳析出量”
面對央視質疑,蘇泊爾董事長蘇顯澤強調,蘇泊爾現在生產的材料都屬于奧氏體不銹鋼,“2011版新國標對材料重新做了規定,我們所有生產的材料都符合2011版的新規定”,并表示蘇泊爾在國家質檢總局沈陽監測站的質檢結果是完全合格的。
去年12月21日,新國標頒布實施,該標準對不銹鋼食具容器所用不銹鋼中鉻、鎳、鎘、砷等重金屬的遷移量(或稱“析出量”)做出了明確限定;但并未對錳析出量進行限定。新國標同時規定,不銹鋼制品的主體材料應選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材料,即符合國家不銹鋼板材標準(G B/T 3280)的材料及牌號。G B/T 3280規定,不銹鋼錳含量須在2%以內。
蘇泊爾在其官網上發布聲明指,目前僅意大利對不銹鋼食具容器有錳析出量的限定標準,蘇泊爾去年10月份委托一家德國檢測機構對被質疑的產品進行檢測,被檢產品錳析出量符合意大利標準關于錳析出量的要求。
南都記者查閱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相關資料顯示,錳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成人錳適宜攝入量為3.5m g/天,最高可耐受攝入量為10mg/天。過量吸入錳,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嚴重者可以導致帕金森綜合征。
中南大學材料學院專家丁榮輝向南都記者表示,錳含量與錳析出量并不能畫等號,“錳在不銹鋼材質中以致密的組織存在,在烹飪一般的條件之下,不容易遷移到食物中去。錳含量的增加,錳析出量增加的可能性并不高。”
中國特鋼協會不銹鋼分會李會長則向南都記者表示,不銹鋼材料中錳含量不能高于2%,“不銹鋼加入高比例的錳之后,容易導致點蝕,成為腐蝕源,這種腐蝕源會讓硫化錳進入容器中的食品或液體中”,而硫化錳是一種有毒物質。
有知情人士日前透露,國內主要的不銹鋼炊具生產企業計劃近期與相關部門、協會碰頭,商討“新國標”如何理解與執行。
蘇泊爾質量門事件回放
2009年1月哈爾濱市工商部門送檢蘇泊爾樣品37個,全部被判定為“材質不合格”產品。
2011年10月哈爾濱市工商局道外分局在檢查中發現,共有81個型號“蘇泊爾”不銹鋼器皿不合格,存在錳含量超標、鎳含量不達標的問題。
2011年11月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向媒體出具了一份檢驗報告顯示,一款型號為ST 20K 1的蘇泊爾不銹鋼湯鍋錳(Mn)含量為7.60%,超過國家規定的2%限值。
2012年2月16日央視《焦點訪談》報道指出,蘇泊爾包括湯鍋、蒸鍋、奶鍋、水壺在內的81個規格共960件產品存在錳含量超標、鎳含量不達標等問題。并援引專家話稱,錳含量超標可能引發人體錳中毒,患上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