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維)無論出于何種目的,皇明集團在日前第八次“曝潛強標”中披露的“太陽能熱水器普遍存在‘重金屬析出’潛規則”,依然讓消費者感到震驚。這份報告指出,導致太陽能熱水器鉛超標的主要元兇是不合格的銅配件。
據皇明技術部部長張立峰介紹,太陽能熱水器由主機和管路配件兩部分組成,出廠時,僅是一個半成品,變成消費者家中的成品還需要一線經銷商完成。在利益驅動下,讓很多經銷商選擇低廉的配件。“太陽能熱水器的原裝配件與市場低廉配件相比,每臺配件費用相差在200-500元之間。對于很多小廠家而言,這部分費用意味著整體拉高生產成本,增加銷售難度,同時也斷了經銷商的財路,因而備受抵制。”
在中國環境學會重金屬污染控制專業委員張正潔看來,這種組裝的太陽能熱水器不僅后期管路漏水問題多,而且許多銅件因為是采用回收的銅渣翻砂鑄造而成,鉛含量極高,且由于鉛在熱水中會成倍析出,很容易導致水中鉛含量嚴重超標。“鉛進入體內的主要途徑有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皮膚如果長期接觸有機鉛,就會給鉛進入體內制造機會。”張正潔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