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銀聯、工行仍未給出答復;分析稱第三方支付拼搶銀行資源白熱化
新京報訊 (記者蘇曼麗)從5月13日罷工的工行借記卡拉卡拉還款仍未得到解決,這已經是連續5天,但當事的拉卡拉、銀聯和工行一直未給出明確答復。分析認為,經此事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將會加強直接與銀行的聯系和合作,第三方支付機構拼搶銀行資源已經白熱化。
每天15萬人次受影響
第三方支付公司近期在與銀行合作中遇到一些麻煩。5月13日早8點起,拉卡拉和從事手機支付的錢袋寶在工行渠道上出現問題,工行借記卡通過拉卡拉無法給信用卡還款,由此影響的用戶約15萬人次每天。
據兩家公司介紹,由于是通過銀聯接入工行端口,具體原因尚不清楚。銀聯和工行一直未作回應。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事件的導火索是“由于非技術原因,該行自5月13日起關閉了針對銀聯跨行還款交易的借記卡轉出通道。工行突然停滯和銀聯在線下轉出交易的合作,很可能是和利益分成以及這樣的方式對銀行幫助不大有關。
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競合”
昨天,農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易寶支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農行承諾向易寶支付公司提供包括行業綜合支付、備付金存管、銀行卡收單、電子支付、現金管理、預付卡、個人業務等在內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及業務支持,而易寶支付選擇農行作為金融業務的主辦銀行。
“合作是全方面的,包括基于賬戶的,包括互為客戶,互為渠道。”中國農業銀行總行現金管理部總經理翟建耀稱。他表示:“第三方支付和銀行是一種競合關系,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但是合作一定大于競爭!
■ 業界聲音
多銀行稱在互聯網支付中被動
目前銀行對第三方支付的興起仍然較為警惕。在日前召開的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論壇上,銀行大佬們稱要面對包括互聯網支付在內的第三方支付的競爭。
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李紅朝分析,銀行目前在互聯網支付潮流中處于被動,未來有兩方面值得擔憂,一是銀行的定價話語權,二是支付系統的安全性。
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策略發展部副總經理王曉剛分析,銀行在互聯網支付中是落后了,但在移動支付潮流中還大有機會,應該及早進入移動支付產業。王曉剛認為,未來誰能做到理解客戶需求、完善安全機制,誰就是贏家,而這贏家不一定是銀行,可能是第三方支付,也可能是其他組織。
光大銀行信用卡總經理戴兵總結到,互聯網支付潮流勢不可擋,銀行應該順應潮流發展。(蘇曼麗)
已有17000條與借記卡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