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湯的鈣質含量更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常去味千拉面的消費者們對這樣一句廣告詞一定不會陌生。然而,近期有媒體曝出,味千拉面著力宣傳的純豬骨熬制的湯底竟然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的。目前這一說法已經得到了味千拉面方面的證實。在清遠尚無味千拉面,但是類似面館卻有不少。那么,清遠的面館的骨湯是怎樣制成的?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店內所用來煮米線的骨湯,也是用濃縮汁‘還原’而成的。”日前,小市一家米線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看外包裝說明,我們買的濃縮汁是通過提取豬骨和雞的原料,再加入其他配料熬制而成的。”他說,雖然在用濃縮汁,但在店內的點餐單上,說明文字卻只是“營養骨頭高湯”,并未提及勾兌一事。“老板在做點餐單時說,反正我們也沒說這是現場熬制的還是濃縮勾兌的,這樣不算騙人。”他說,實際上現在很多餐飲商家都在用濃縮汁兌湯料,“這主要是因為現熬的骨湯成本要比濃縮汁勾兌的湯料高出很多,味道也有差別。”他說,其實還有一些米線、川菜、冷面店等,也都是用廠家給的料包在熬制湯料。“但大家都不明說是熬是兌,多數顧客就大都‘默認’為是店里自己熬的了。”他說。
而在先鋒路附近一家飯館吃面時,記者從一名女服務員那里了解到,這里的面湯也是濃縮汁勾兌而成的。對于記者關于“顧客知道這是勾兌的湯嗎”的質疑,她回答說:“反正我們又沒有打著招牌說這湯汁是自己現做的,都是顧客自己以為的。”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餐飲業中不少商家都在使用濃縮汁勾兌成食品湯料。而對于這個“秘密”卻幾乎沒有一家店明示顧客,他們大都在用“是熬是兌我不說”這招來蒙騙顧客。
昨日,記者來到廣清大道一家大型市場里,在很多輔料添加劑的攤位上都看到了各種湯底濃縮汁、冷面湯濃縮汁等在出售。當記者以“準備開店”為名和一名攤主咨詢時,她告訴記者,很多冷面店都會來她這里進貨:“還有雞骨高湯、牛骨高湯的濃縮汁,這些很多開館子的都大量要。”而在走訪中,盡管當記者問及“湯料是不是兌的”時,一些商家給予肯定的答案,卻沒有發現一家餐館主動明示湯料是勾兌的。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用濃縮汁勾兌成食品湯料本來也沒什么,但不主動告知顧客,甚至冒充“自制”就不應該了。市民劉女士認為:“濃縮的和現熬制的營養成分肯定有差別,可能濃縮的還含有食品添加劑,店家不主動告知,其實這和‘欺騙’沒什么差別。”還有一部分市民建議,有關部門應借“骨湯門”之機,像前段時間的添加劑問題、國家要求自制火鍋底料和自制飲料要明示成分一樣,要求店家必須明示湯料是熬是兌及濃縮汁所含添加劑成分等等。(記者付強 魏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