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反映,即墨青沙路和大城路路口附近的農田里,藏著一家加工五香豆腐干的黑作坊。記者趕到現場暗訪發現,車間內污水橫流,被這家黑作坊老板標榜“秘方”制作的豆腐干,其實就是靠各類添加劑“調”出來的。12月22日中午,即墨市食安辦組織質監、公安、工商對這家黑作坊進行了查處。
農田里有個食品加工點
近日,讀者陳先生反映,最近一段時間,他經過即墨青沙路和大城路附近的時候,發現路邊農田里有一個食品加工點,這個加工點車間很大,里面有不少工人,他觀察發現這里應該是制作豆制品的加工點。
在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這個作坊。該加工點坐落在路邊的農田內,與周圍的村莊有一段距離,整個加工點是由多個板房搭建的,廠房外面豎著一根大煙囪,冒著滾滾的黑煙,作坊大門緊閉,門口拴著一條大狗。
家住附近的王女士說,該加工點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經常有面包車和貨車進出。
掉污水里撿起繼續加工
12月22日上午,記者進入加工點看到,四五名工人正在緊張地工作著。加工車間大約一百多平方米,中間是一排機器,地面上污水橫流,車間里有四個大罐子,盛放著褐色的液體,做好的豆腐干就泡在里面。大罐子旁邊,還堆放著十幾桶標著“焦糖色”的塑料桶以及香料。
一名工人把這些大罐里的豆腐干攪拌完之后,便走到旁邊一個案臺旁邊,徒手將豆腐干拿起來進行切割,切割完后便一股腦兒倒進了一個塑料盒子里,傾倒過程中,有些豆腐塊掉在了地上的污水里 ,工人接著就把這些豆腐塊從污水里撿起來,直接扔在塑料盒里。
多部門端了無證小作坊
掌握好相關證據后,記者將情況反映給了即墨質監局。隨后,即墨食安辦組織公安、質監、工商等多部門執法人員迅速趕到現場。
執法人員現場查獲了不少成品和半成品以及添加劑,還查獲了半袋工業氫氧化鈉。
“這個加工點不符合食品加工條件,我們責令其停止生產。”執法人員說,車間內衛生狀況很差,原材料和半成品隨意擺放,工人在加工食品的時候沒有戴手套作業,現場工人也提供不出健康證,加工出來的食品根本不能送往市場。隨后質監執法人員對該加工點貼了封條。執法人員表示,經過初步調查,該加工點工商營業執照已經過期,涉嫌無證生產經營,他們會進行立案調查。
■揭秘
所謂“秘方”就是添加劑
采訪中,黑作坊的老板一直辯稱 ,他的加工點生產的五香豆腐干是經過“秘方”泡制的,“我們這是秘方,怎么能隨便向別人講。”老板說。
那這些泡制豆腐干的褐色液體真的是“秘方”嗎?這秘方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呢?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后對這個“秘方”的成分進行了調查。期間,執法人員在現場除了發現焦糖色之外 ,還發現了多種香精、香料,以及成桶的醬油 。據了解 ,五香豆腐干按照正常工藝制作,是由鹵水和醬油加工而成,但這家黑作坊卻用焦糖色染色。
“如果只用醬油和鹵水加工起來成本相對較高,泡制的時間也長,因此很多小作坊為了減少成本增加產量便靠焦糖色提色。”采訪時,執法人員表示。“這類五香豆腐干其實也沒有什么秘方,主要還是靠各類食品添加劑來出味,正規企業使用食品添加劑時是比較嚴格的,這樣的小作坊可能就比較混亂了。”執法人員表示。對此,黑作坊的老板也承認,他所說的“秘方”確實是使用了多種食品添加劑,其中就包括焦糖色和香精。
執法人員還表示,按規定,焦糖色不允許添加在豆制品中,即便是允許添加的其他食品中,也是有嚴格的添加控制量。“因此今后市民在選購這類食品的時候最好到一些大的商場購買正規牌子的產品。”執法人員提醒。
文/圖 本報記者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