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通報“威極醬油案” 廣東全省追查
就像地溝油經過不法商家加工成食用油后,常規檢測居然合格一樣,現在用液態鹽加工成的醬油等調味品也遭遇這樣的尷尬,常規檢測都是“合格產品”。
近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緊急令,要求全省追查威極公司所產醬油及醬油半成品的流向,對涉及購進佛山市高明威極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問題醬油的調味品企業進行嚴厲查處。針對威極公司工業鹽水加工醬油這一案件所發現的問題,廣東省相關執法部門表示將舉一反三,開展全省調味品行業用鹽安全的專項監督檢查。
液態鹽來自三水兩企業目前,高明威極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問題醬油的原料來源和產品流向基本查明。6月12日佛山市“三打”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高明威極公司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醬油的案情:去年末至今年3月,威極公司采購液態鹽760噸用于生產醬油成品及半成品,并流向開平、珠海、東莞等地食品企業。
佛山質監局局長梁志光介紹,經佛山市質監、鹽務部門排查,威極公司所用的工業鹽水來自佛山三水區的兩家液態鹽生產企業。
液態鹽經銷商何理文從這兩家企業采購液態鹽,并部分銷售給威極公司,再將威極公司用液態鹽生產的醬油成品及半成品運輸到下游食品企業或使用單位。據了解,何理文有液態鹽運輸車5輛,手下司機5名,一般是在深夜將液態鹽運到威極公司,并隨即將威極公司生產的醬油運走。
多家食品企業進貨威極
“問題醬油成品及半成品流入多家食品企業及使用單位。”梁志光表示,佛山質監部門通過調查威極公司的出貨單據和臺賬,目前已基本掌握威極公司產品的去向。醬油半成品又叫“天然油”,按級別高低分為頭油、二油、三油、四油等。梁志光介紹,威極公司既自行生產“四油”,又大量外購“四油”生產醬油,月均100多噸。據執法部門調查,威極公司這些醬油半成品一部分用來加工“威頂”、“鳳彩橋”等自有品牌的醬油,另一部分則作為中間產品原料,銷往佛山、開平、珠海、東莞、中山等地的調味品企業。
液態鹽醬油不易檢出問題“正是因為這種液態鹽加工的醬油不容易被檢測出,所以會被威極用來偷偷加工醬油等調味品。”佛山質監局副局長李林說,威極醬油事件發生后,質檢部門對威極庫存產品進行檢測,發現只有兩批次不符合要求,其中一批次為標簽項目,另一批次是因為含鹽量低于標準要求,其余均符合標準。
李林說,就像地溝油經過不法商家加工成食用油后,常規檢測居然合格一樣,現在用液態鹽加工成的醬油等調味品也遭遇這樣的尷尬,常規檢測都是“合格產品”。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開平市家常用調味品有限公司從威極公司先后購入問題醬油半成品40多噸,配制成60多噸家常用牌調味王。該公司負責人面對央視采訪時說,用這種工業鹽水制成醬油調味品,最后照樣能夠符合國家標準。
廣東全省追查問題醬油
佛山質監、警方通過調查威極公司已售出產品的出貨單據和臺賬,跟蹤產品的流向,發現有11.94噸問題產品流入佛山市敦美味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執法部門已對涉嫌的3212箱蠔油、3噸酶解油、20噸酸水解蛋白調味液和21.8立方米釀造豆油予以查封。此外,包括東莞市“祥興隆”、開平市“家常用”、開平市“億華達”、珠海市“寶門”、珠海市“康富來”、中山市“萬人迷”等6家食品企業也卷入其中,均涉嫌使用了威極公司問題醬油作為原料再加工生產。
威極調味食品公司使用工業用鹽水加工醬油案已經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追究其刑事責任。據悉,威極公司幕后老板為香港人關某,目前,包括法定代表人梁某在內的5人已經抓獲或自首,不過,關某仍然在逃。警方一方面全力追捕關某,一方面偵查問題醬油流入食品企業的情況。
廣東省質監局稽查局負責人表示,對這些問題半成品醬油,全部查封,對已經用了一部分的已經加工成成品的,如果成品還在廠區,全部查封和扣押,對已經出廠的,責令立即召回,問題嚴重的堅決移送公安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北京未發現“毒醬油”
針對近期廣東曝出的用液態鹽兌制“毒醬油”的事件,北京市食品辦主任張志寬表示,已經關注到南方醬油事件,經過排查,被曝光的醬油品牌沒有發現在北京市場銷售。
同時,北京監控中心也立刻對首都市場的醬油做了檢測,跟蹤檢測38個樣本,剛剛出來的檢測數據表明,到現在為止,北京的醬油還沒有檢測出危害物質,沒有發現佛山醬油的問題。
北京檢測的醬油主要指標,都是合格的。
名詞解釋——液態鹽:據了解,液態鹽生產方法是井礦鹽加水稀釋,井礦鹽屬于“井礦鹽鹵水”的一種,被禁止用于食鹽和食品加工。因此用井礦鹽加工的液態鹽全都是工業用鹽水,一般都是賣給皮革、塑料、紡織等化工企業用于污水處理等工業生產。
按照相關規定,這需要鹽礦企業專車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