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供圖
前天,依云在華官方進口商達能依云正式回應近日“亞硝酸鹽超標”事件,對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仍無法給出明確解釋
在國際上每年由權威機構“年檢”且顯示優良的依云水,偏偏在中國總是栽跟頭。
今年5月底,因2.376噸依云礦泉水被檢出亞硝酸鹽超標,依云礦泉水再次登上了國家質檢總局的“黑榜”。雖然這一個月來依云數次就事件作出解釋,稱上述問題產品并非從官方渠道進口。然而直至前天依云首次公開回應事件時,羊城晚報記者發現,其除了堅稱產品完全合格之外,對于問題產品來自何方、為何會出現問題產品等關鍵之處,仍無法向公眾給出一個明確交代。疑云密布之下,依云在中國市場的前景依然清晰嗎?
質量之疑:
產品質量有沒有問題?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透露的信息,去年11月,有9.6噸依云天然礦泉水因亞硝酸鹽不合格被銷毀,其進口商為北京盛世唯嘉商貿有限公司。去年1月,由北京四海致祥國際貿易、北京曼博格酒業、北京本全天元貿易進口的8批次共80.44噸依云礦泉水,也同樣被檢出亞硝酸鹽超標。
對此,達能依云食品營銷(上海)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戴寧前天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解釋,由于出現問題的產品并非通過其官方渠道進入中國,公司在6月2日看到媒體報道后才得知信息。但由于涉事產品是去年9月生產的,樣品也已被國家質檢總局退回,因此公司無法對涉事批次產品進行復檢和認定。
而前兩次事件發生后,也是由于退貨或銷毀,依云無法取得所涉產品的生產批號及進行相同批號產品的復檢。但依云方面邀請到上海、香港等地的質檢機構,對市場上的產品進行隨機抽檢,歷次檢測結果均證明依云產品亞硝酸鹽含量遠低于國家規定的限量值。
早在幾年前,依云已三上“黑榜”。資料顯示,2006年8月、9月和2007年5月,分別有16.9298噸、5.2272噸和118.4235噸依云被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查出細菌總數超標。對此,依云方面解釋這是標準不同造成的,菌落總數在國際上并非是對天然礦泉水的必檢項目。
渠道之疑:
企業拿非官方渠道沒辦法?
戴寧還表示,目前依云產品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官方渠道,包括其唯一指定的進口商達能依云食品營銷(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唯一指定的經銷商港中進貿易(深圳)有限公司。但多年以來,中國內地市場上還存在不到10%的“平行輸入”產品。
以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塑料瓶包裝為例,官方渠道進口的依云天然礦泉水瓶身為中文標簽,無額外貼標,并且標明進口商為“港中進”;而在粉紅色標簽條上貼著中文貼紙的,則是非官方渠道進口的礦泉水。記者了解到,所謂的“平行輸入”是指通過非官方渠道將產品輸入中國市場。
然而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在屢次出現問題后,依云只是一再強調自己的產品合格。有業內人士評價,到目前為止,依云對非官方渠道的存在完全不作為,沒有給出任何解決方案。因此,可以想見的是,只要非官方渠道一天還存在,問題就會依然存在。
對此,依云僅解釋,進口商品誰都可以做,很難有措施去禁止其他貿易商進口。
價格之疑:
價差甚遠在華高端在外平價?
羊城晚報記者采訪還了解到,依云在國內和國外的售價相差甚遠。
上個月剛從英國倫敦出差回來的李小姐告訴羊城晚記者,在英國倫敦的超市里,1升的依云礦泉水售價僅為十多元人民幣,“同事們都覺得很便宜,紛紛采購”。而羊城晚報記者日前在天河城吉之島看到,330ml包裝的依云礦泉水售價為10元人民幣,500ml包裝的售價為12.8元,1.5升包裝的售價則為26.8元。在國外1升包裝的依云礦泉水售價基本和國內500ml包裝的售價相當,也就是說國外要比在國內便宜一半。
有媒體報道還稱,依云在法國本地只是一個大眾品牌,而在中國則由大眾消費品變成了奢侈品。
對此,戴寧解釋稱,依云產品無論是歐洲和美洲都是“高端定位”,中外存在價差但由于“物流、運輸和關稅等問題差價確實存在”,“但在亞洲地區,依云在中國內地的價格和港澳、臺灣地區甚至東京的價格都是一致的”。(記者 劉勇 實習生 蘭青)
(媒體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