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財經網》的一篇《古井貢酒酒精采購額達4600萬 業內人士稱部分酒勾兌而成》引發各大媒體轉發關注,使古井貢酒陷入勾兌丑聞。
被曝涉嫌購買酒精勾兌酒后,古井貢酒面對質疑始終保持沉默。直到8月26日晚間,古井貢酒、古井貢B發布澄清公告稱,古井貢酒及年份原漿系列均按照古井貢酒傳統工藝純糧固態發酵生產,均未添加食用酒精。公司部分低端產品采用固液法生產,并稱符合國家標準。
生產“年份原漿”需要購買酒精?
被譽為“兩會”政協宴會用酒的古井貢酒爆出涉嫌濫用酒精勾兌丑聞后,消息一出,上周最后一個交易日,古井貢酒股價跌幅達4.2%。
據古井貢酒2012年半年報中顯示,古井貢酒從實際控制人的附屬企業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以市場價格采購酒精達4551.49萬元。該企業年產酒精8萬噸,其中無水酒精達1.5萬噸,食用酒精達6.5萬噸。
登錄古井集團官方網站發現,在公司簡介中有“目前公司主打產品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的確切表述,并宣稱該酒的優良品質源自“桃花曲、無極水、九醞酒法、明代窖池”。在上述網站的在線訂購鏈接中,頁面共展示了12種產品,售價從168元至39800元不等,除一種售價880元的50度“辛亥百年1911”(650ML)紀念酒外,其余11種酒均在名稱中明確含有“原漿”字樣。
一個宣稱年份原漿的白酒生產企業,購買大量酒精做什么? 網上一時間眾說紛紜。網上謠傳,按當前食品商務網上報價食用酒精為6900元/噸計算,古井貢酒上半年用于采購酒精的花費是4500多萬元,折算下來差不多是6596噸。也有網友稱,“古井貢酒買入這么多食用酒精,用途只可能有一個,就是勾兌造酒”。
根據2011年12月1日開始強制執行的由國家標準委發布的《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醬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生產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需以高粱、小麥和水等原料。
但是,制度公布后,古井貢酒近日發布的中報顯示,該企業仍存在“采購酒精”一項。8月26日晚,古井貢酒發布公告稱,公司從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采購食用酒精4551萬元的關聯交易,折算酒精約為6596噸的傳聞屬實。
名酒勾兌酒精是業內“潛規則”
此前,貴州醇銷售公司總經理潘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抨擊了白酒行業的黑幕,他表示,市面上六七成的酒為酒精勾兌的,純糧釀造的酒少之又少。
據業內人士透露,近幾年白酒的銷量已經遠遠高出了酒廠的正常產能。由于現今市面上的中國白酒很多都稱是純糧釀造,一般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此外,由于行業內各白酒廠家的年產能、年銷售等數據都不是秘密,就現有產能和銷售的數據對比來看,大量白酒經勾兌是毋庸置疑的。
從事白酒行業多年的業內知情人士曾向媒體透露,“勾兌38度左右的白酒,1噸酒精可以制作約2噸的白酒,按普通裝500ML玻璃瓶裝,可以制作4000瓶。按照此方式計算,平均每瓶白酒的價格也不過17元左右。”他表示,假如用價格更低的食用酒精,成本會更低。"
此外,純糧釀造的白酒在釀造過程中還會產生倉儲費等方面的投入,加上釀酒過程對溫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一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選擇鋌而走險的行為也不難理解。
-說法
專業人士稱可放心飲用
8月26日,古井貢酒董事會秘書葉長青、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宋全厚副院長針對此問題,向記者解讀了白酒國家標準。宋全厚說,對于白酒生產,國家有三套國家標準。第一種是固態法白酒國家標準(即GB/T10781)。固態法白酒以糧谷等原料經傳統的純糧固態發酵生產方式,并經固態蒸餾,經陳釀、勾調而成的,是中國傳統工藝白酒。
第二種是液態法白酒國家標準(即GB/T20821)。液態法白酒是以糧谷發酵,經過蒸餾得到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再經過加工勾兌而成的白酒
第三種是固液法白酒國家標準(即GB/T20822)。即以固態法白酒與液態法白酒勾兌而成。
宋全厚說,無論是固態發酵法、液態發酵法、固液結合法生產出來的白酒,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都是安全健康的產品,只是口味和風格有所不同,均可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喜好。根據國家標準,固液結合生產方式,用食用酒精做原料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消費者不必談之色變,完全可以放心飲用。( 牛思遠 陳思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