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上海發生多宗鮮奶酸敗
涉952人次投訴 指車輛溫度未達標并致歉
高層早前抱怨被抽檢過多的光明乳業(600597)再爆質量事件。上周末,上海多個區的光明乳業訂戶發現收到的220毫升裝的光明小口瓶鮮牛奶味道怪異,疑為變質。對此,光明承認投訴達952人次,又指是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其中部分產品發生酸敗。
本報訊 (文/記者劉俊)昨天,記者在光明乳業官網看到一份名為《關于2012年9月8日上市的光明220毫升小口瓶鮮奶發生異常的情況說明及致歉》,當中詳細交代了本次事件。
通報說,9月8日早上公司接到消費者投訴反映上海乳品四廠生產的小口瓶鮮奶(220毫升/瓶,批號:20120907)口感出現酸敗的情況。“我公司非常重視,第一時間到消費者家中取到相關產品,進行原因分析。”
光明稱,目前初步分析產品發生酸敗的原因是:該批次產品從工廠下線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庫,為滿足今早的送奶上門服務,在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因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其中部分產品發生酸敗。
據介紹,目前光明共接到該產品投訴952人次。“我們對消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們已經第一時間派專業人員上門進行處理,會根據消費者的意愿進行退貨、補貨或者退款。”
通報最后表示,公司會對產品移庫過程加強監督管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廣州不受此事件影響
記者就此事采訪了廣州光明的相關人士,他強調,廣州光明并不生產鮮奶,所以廣州消費者不受此事件影響,而且廣州光明的奶品一直要求配送車輛的溫度保持在2℃~6℃之間。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廣州本地奶企則表示此事有點蹊蹺。因為配送車輛的冷庫門一打開就可以感受到溫度與外界不同,若溫度不夠可以感知。而且車上冷庫工作時有聲響,若不工作了工作人員能聽到。但是,因為上海光明乳業未透露更多的細節,所以不能判斷是否如光明所說。
該企業表示,廣州也曾有過鮮奶酸敗,一般也是因配送車輛故障,但未送到消費者手中,在運輸中途就被工作人員發現并處理。本土企業一直要求鮮奶運輸全程冷鏈,即從原料奶奶場到銷售終端都需要冷藏保溫(2℃~6℃),在終端可以4℃~7℃。
小貼士:
如何保存鮮奶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廣東省食品學會理事長曾慶孝表示,正規工廠生產的包裝完好的巴氏奶,在低溫下儲運及保質期內,一般直接打開喝都不會有微生物引起的安全問題,但要注意包裝開封后的存放條件。消費者如果沒有一次性喝完包裝的巴氏奶,就應該把奶瓶口蓋緊,保持在冰箱(4℃的溫度下)并最好在一天內喝完。此外,為了判斷巴氏奶包裝在運輸過程中有無因擠壓或碰撞造成包裝破裂,曾慶孝表示消費者可以通過簡單檢查來判斷:把奶瓶倒過來或者把軟包裝擠壓一下,看看有沒有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