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0月13日央視曝光具有頗高知名度的酒品牌“賴茅”在天貓、酒仙網等知名電商網站售賣假酒亂象之后,15日早,央視再曝當前市場銷售的號稱存放時間長達20年、30年的瀘州年份酒,事實上只是打著瀘州白酒的旗號而生產的問題年份酒,同樣,這些問題年份酒在淘寶等電商網站依然存在。
瀘州神窖年份酒 注冊地址查無此廠
中國著名的酒城瀘州市出產聞名遐爾的名酒瀘州老窖和郎酒,在白酒行業中,四川瀘州生產的白酒地位舉足輕重。但據央視15日調查報道,有一些酒廠打著瀘州酒的旗號,在全國市場銷售瀘州20年、30年年份酒,而這些年份酒大部分是沒有正規的生產廠家,或由勾兌而成。
記者在淘寶網中搜索關鍵字“瀘州年份酒”后發現,有大量年份酒正在銷售,價格從二、三十元到五、六千元不等,包括瀘州老酒、瀘州國賓泉、瀘州神窖等各種五花八門的名字,窖齡有五年、八年、甚至還有六十年的老酒。
據央視報道,淘寶網中熱銷的主打20和30年陳釀的瀘州神窖的52度白酒,標價分別高達420元、和298元。但經記者調查發現,這家聲稱擁有百年窖池、酒廠占地200余畝、年成產能力達到10萬噸以上的瀘州神窖酒廠并不存在,實際上只是成立于2012年10月25日的注冊資本只有5萬元的個人獨資企業。“像瀘州神窖這樣,打著瀘州酒的旗號,卻找不到廠址的酒廠,在當地其實很常見”,當地一名負責人表示。
此外,正在進行全球招商的四川瀘州老酒酒業有限公司,也被調查發現是成立于2013年3月6日,注冊資金只有68萬元的企業,注冊地址竟在農戶家。除此之外,央視報道稱,還有一些根本找不到地址、聯系不到負責人、工商局網站也根本查不到的酒企在生產瀘州年份酒。
部分瀘州年份酒經香精勾兌而成
據央視報道,在這些不法商家里還有一些商家從事著勾兌行為,其中有一家號稱占地3萬多平方米、釀酒窖池300余口、年產曲酒6000多噸的瀘州國賓酒企業也在為其20年、30年的年份酒進行招商。但工商局網站消息,該企業是成立于2011年10月27日的注冊資本為9萬元的個人獨資企業。
但是,建廠剛剛兩年的企業為何能生產20年陳釀白酒?走訪過程中,記者在酒廠大院里發現了乙酸乙酯,而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等脂類是形成酒體香氣濃郁的主要因素,酒經過酒精和水勾兌后的香氣和口感都不是很好,因此需要乙酸乙酯等香精香料進行調味。該公司負責人明確表示,酒經過調配而成。
央視報道,所謂年份酒,不過是企業的營銷策略,普通白酒加香料香精,和一些所謂的老酒勾兌成年份酒后,成本幾十元的年份酒就可以賣到幾百元。
瀘州老酒全國運營中心經理陳女士表示,30年窖藏的年份酒批發價為40元,但市場上可以達300元,河南一年能賣1000多萬。央視還報道,一位經銷商提供的單據顯示,30年窖藏的年份酒批發價格只有33.3元,而當地糧食釀造的酒成本至少10元每斤,加上包裝、酒瓶、人工、酒廠利潤之后成本遠遠高于33.3元的批發價。
混合年份酒只能按最低酒齡分級
一名酒企負責人表示,“30年陳釀應該至少生產于30年前,當時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白酒市場一片火爆,生產出來的白酒根本不夠賣,更不用說大規模用來儲藏,但各家企業還是會儲藏一些白酒作為調味酒,數量并不多,價格也非常高,保存年份越長的留下來的就越少。”
據了解,按照固態法釀造的純糧食酒,通常含有多種有機物,在長期存放過程中,酒體會發生緩慢而復雜的化學反應,因此陳年白酒都會呈現出淡黃色,但當前很多20年陳釀仍然是清澈透明的。
此外,國際上對于年份酒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不允許儲存不同年份的年份酒相互混合,如果混合只能按照最低酒齡來分級,而這些酒廠相反,按照最高酒齡標稱年份酒。
中國經濟網記者已聯系淘寶網相關負責人,暫無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