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非典”結束后,就一直苦苦等待的北京東華金座業主終于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爛尾3年半之后,這個位于宣武區廣安門內大街繁華鬧市區的項目,在接受區法院委托做出《房地產估價報告》后,即將進入正式拍賣程序,權益人的利益也將得到相應保障。
10月13日,由東華金座業主自發成立的“北京東華金座咨詢服務中心”開業慶典,在該項目原售樓處舉行。五天之前,他們剛剛從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宣武分局領取了營業執照,證明了這個民間組織的合法性。
在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7月6日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整頓規范房地產交易秩序的通知》后,東華金座業主的行為表明,他們的維權行為正由非理性向理性轉變,“東華金座現象”也將考驗有關部門整頓規范房地產交易秩序的決心和執法力度。
項目轉手 資金抽逃
優質項目“昏迷不醒”
對信奉“地段論”的開發商來講,東華金座項目的位置絕對優越。
1999年北京房開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市宣武區房地產經營開發公司)僅以4583.9萬元的毛地價款,就取得了這塊9280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權。但取得項目開發權后,該公司卻以3.2億元將項目轉讓給北京市中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據悉,后者的投資商為一家來自浙江溫州的制鞋企業,他們在先后支付了1.32億元的轉讓金進行開發后,便因企業內部原因停止投資,房開置業則不再提供相應的開發手續。時至今日,東華金座項目所欠外債包括約5000萬元的工程款,1.12億元貸款以及7000多萬元的業主購房款。
記者對照原宣開公司與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1999年2月11日簽定的京房地出〔合〕字(99)第039號《北京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發現,這塊以協議方式出讓的土地,當年每建筑平方米的住宅樓面價為650元,配套商業樓面價為850元。然而,2000年9月項目第一次開盤銷售時,每平方米板式住宅的平均售價為6000多元,全裝修酒店式公寓的平均售價為7000元左右,商鋪的平均售價為1.8萬元左右。
對照合同還可以發現:“在受讓方付清全部地價款之日起30日內,出讓方向受讓方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土地使用證》”;“受讓方應在2000年11月30日以前竣工”,在獲得批準后可延期,“但延期不得超過360日”。經記者查詢,受讓方分別于1999年3月10日、3月26日分兩次支付了4583.9萬元的地價款,其國有土地使用證的簽發日期則是2004年7月21日;獲取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
據北京東華金座咨詢服務中心主任邢寶軍介紹,對后期購房者承諾2003年年底入住的東華金座項目,共有108位業主購買了144套房子,他們目前已聯系到70人;而在已簽約的102份合同中,只有10份得到備案,許多交過首付款的業主手中只有收據或匯款單,個人維權時連起訴的資格都沒有。
至今,東華金座項目的3棟樓中,18層板樓已經封頂,兩棟塔樓在完成14層的結構施工后,還有8層沒有完工。遠遠望去,聳立在牛街北口的三棟高層建筑裸露的黑洞,仿佛在無言地述說著權益人無奈的心情,也讓迫近2008年奧運會的北京憑添了些許瑕疵。
法院協調 理性維權
規范交易 任重道遠
在國家對房地產行業進行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隨著各種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東華金座項目爛尾問題已出現徹底解決的良機。
目前,北京市建委與宣武區建委正在就此案進行積極商討。宣武區法院經過1年多的查實取證,也將開發商另一個項目的部分辦公用房查封。鑒于該項目爛尾的實際情況,該院還通過院際協調,暫時中止了西城區法院對拒絕還貸業主法律判決的執行,以保障無辜業主的權益。但該案司法負責人介紹說,項目債務問題的最終解決,主要還得依靠項目自身的評估與拍賣款收益。當收益大于債務時,消費者購房款會優先于工程款,工程款會優先于銀行貸款。
由北京鴻天涉外房地產估價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的《房地產估價報告》顯示,該項目于估價時點———2006年8月3日的總價值為3.9823億元。而根據周邊項目的市場價格預測,樓盤再銷售預計收回10.6278億元。如果競拍者以4.2億元的價格獲得該項目,再加上后期兩億元左右的建筑、裝修投資,其獲取的利潤仍然較為可觀。“包括一些品牌開發商在內,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對接盤很感興趣。” 北京東華金座咨詢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焰白介紹說,目前他們掌握的意向開發商有8家,區法院那里也有6家。不過由于不了解法院的具體情況,尚不能確定其中是否有重復的開發商。
邢寶軍在慶典現場表示,“東華金座咨詢服務中心的成立使我們可以合法地維護權益。許多業主工作都很忙,而且單個業主維權的力量太小。成立中心則可以集中解決這些問題。”他說:“我們不是為了利益而成立這個中心,只是想通過理性維權和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權益。中心將免費為各地前來咨詢的維權業主介紹經驗,近期的最大目標是推進項目盡快完工。”
不過他和有意競拍的其他開發商都擔心,即將到來的拍賣是否能夠透明和公開,“我們特別害怕原開發商的下屬企業來接盤,也不希望看到流拍的結果”。
在慶典儀式舉行現場的墻壁上,記者看到掛著不少錦旗。贈送錦旗的一方是其他一些維權項目的業主。從中不難看出,“東華金座現象”正為業主理性維權的實踐探討提供樣板。
也許,當房地產交易秩序真正得以規范、理性維權不再成為消費者享受不起的“奢侈品”時,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具有更好的保證。
爛尾3年半拍賣在即 “東華金座”引發理性維權
2008-03-11 14:57 中國樓市 張東林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央視曝百強實木家具造假 榆木主材充黑胡桃木
- 2成都家具抽查不合格名單發布 露迪雅家具等在
- 3韓森木家具甲醛釋放量超標 多個煙花爆竹不合
- 4滬售燈具抽查過半不合格 百安居上黑榜
- 5南京江寧數十畝高產良田被毀違規建山莊
- 6中信地產賣卡被疑非法集資
- 7“抗議房產價格下降”是對維權的褻瀆
- 8德爾家居涉嫌概念營銷炒作 質量問題避而不談
- 9義烏房企違規賣房頻發 業主欲維權遭死亡威脅
- 10上海抽查:大莊地板被曝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