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裝修新屋,在富逸裝飾廣場看中了一款白色的高檔A級水晶瓷磚。由于楊先生要買70多個平方米,一番討價還價后雙方以五折的優惠價格成交。鋪瓷磚的那天,裝修工人告知楊先生,瓷磚沒法裝,原因是278元一個平方米的A級水晶磚四個角竟然不平,最多的誤差超出兩個毫米,兩塊磚之間的水平面也有一個毫米的誤差。這種誤差率,就意味著每塊磚的縫隙要比正常的大上很多。若是要勉強鋪上去,很難看。聽裝修工人這么一說,楊先生也相當氣憤,于是找商家論理并要求退貨。幾經周折,商家被吵得無可奈何,只好自己花錢找人幫楊先生鋪設好地磚才算了事。對此,店主自嘆倒霉:又被裝修工宰了一回!現在的真生意難做啊,搞裝修的這些人沒拿到回扣就編造各種理由慫恿客戶來退貨!
在富逸經營瓷磚的梅女士也有同樣的經歷。她告訴記者,像楊先生這樣的業主,大多在裝修時并不了解地磚等裝飾材料的性能,很容易就被裝修工人使手段。她說:“我們怎樣解釋,消費者都不相信我們,認為裝修工是在幫他們講話……”她還告訴記者,受害最多的是賣地磚、地板和賣涂料的商家。”
據記者了解,吃回扣已成為建材市場的一個潛在規則。道理很簡單,要想拿到商家的回扣,就要讓業主用他們推薦的品牌。他們第一步是取得業主的信任,在裝修之初他們還是比較真誠地給業主一些建議。在裝修過程中,業主順理成章地選用了他們推薦的品牌,一切都相安無事;反之,他們就說業主選擇的那個品牌質量有問題,并極為真誠地為地為業主建議用能吃到回扣的品牌。據業內人士透露,他們最常用的花招有以下幾種。比如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等。遇到比較精明的業主,他們也有辦法,通過熱心陪購、幫助業主討價還價的辦法,贏得業主的信任,讓業主到其有關系的地方去購買,暗中收取回扣。有的故意多報材料,買回家后,再趁業主不在家時,將材料退回給材料商。
據梅女士透露,市場上建材商給裝修工回扣大家都心知肚明,已經是行內公開的秘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材料商這樣對記者說:“誰愿意給?你不是也知道了嗎?不給回扣你哪里能有安寧呢?”。還有幾個材料商都表示,他們給裝修工回扣也是被逼的,如果建材商不給回扣,裝修工就會從中使壞,給建材商找這樣和那樣的麻煩。
“他們的手法花樣很多呢!”材料商無可奈何地說。“比如你們自己買好地磚,裝修工鋪磚時,不用泡水,直接涂上水泥就給你貼上,待水泥干后,瓷磚就開裂了,你們是外行,肯定不知是哪回事?有些木工用水泡或用水泥壓過木板后放在水里泡,然后放在太陽下曬開裂,最后告訴你說木板質量不好,你當然相信他們;還有就是在涂料方面,你自己買回油漆讓他們刷,他們就把聚酯和水加入油漆中,導致油漆變糊,刷起來不均勻等……你們又不清楚其中原因,裝修工人就說是材料質量不好,他們不慫恿你來投訴、來退貨才怪呢。沒法啦,為了不惹火燒身,只好多少給一點了事……”
梅女士說:“這樣情況,最終受害的還是你們消費者!我們抬高材料的價格,多出來的這部分,還是你們來‘買單’?”。
華南裝飾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所有的人心里都有一個固定的概念,認為我們裝修公司的價格太高,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我們裝修的新房也有很便宜的價格,只是看業主自己的需要,可以說是豐儉隨意……”他還指出,現在市場上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即手藝高的工人找工作反而不如那些手藝差的人。低工錢低造價雖然迎合了一些不少消費者的心理,殊不知最后算下來錢也花了不少,但裝修質量根本無法得到應有的保證。他認為,業主如果真想把房子裝修好,就應該請貨真價實的工人,而不應該貪圖工錢便宜而去找那些二流甚至不入流的裝修隊伍。
他告訴記者:“無論是哪個環節,合理的用工價格,才能避免回扣的出現。回扣不僅使消費者利益受到損害,也使建材商和裝修公司的利益受到損害,裝修工是吃了商家又吃業主。要保證裝自己修質量,不要貪了小便宜上大當!”
敢不用裝修工推薦的品牌 那宰你沒商量
2008-03-11 14:57 中山商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央視曝百強實木家具造假 榆木主材充黑胡桃木
- 2成都家具抽查不合格名單發布 露迪雅家具等在
- 3韓森木家具甲醛釋放量超標 多個煙花爆竹不合
- 4滬售燈具抽查過半不合格 百安居上黑榜
- 5南京江寧數十畝高產良田被毀違規建山莊
- 6中信地產賣卡被疑非法集資
- 7“抗議房產價格下降”是對維權的褻瀆
- 8德爾家居涉嫌概念營銷炒作 質量問題避而不談
- 9義烏房企違規賣房頻發 業主欲維權遭死亡威脅
- 10上海抽查:大莊地板被曝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