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家住泰山新村附近,因為家里裝修,按照實際面積購買了26包地板。可鋪好后,她卻發(fā)現(xiàn)地板實際面積大大縮水,26包根本不夠。
吳女士告訴記者,10月20日左右,她去南京科靜木業(yè)地板扣板批發(fā)購買杉木地板。當(dāng)時老板徐少奇告訴她,一包木板是1.6平方米,可能會有些損耗,買的時候要多買點。吳女士估算了一下,家里一共40平方米,這一包是1.6個平方米,買上26包,也就是41.6平方米,估計差不多了。兩三天后,鋪地板的木匠告訴吳女士,地板不夠,還要再買。吳女士找來尺子一量,一塊板子只有0.36平方米,一包共有4塊板子,也就是1.44平方米。
吳女士去找徐老板,徐老板說,賣地板的都是這樣算的,整個市場就是將1.44平方米說成1.6平方米的。隨后,記者也聯(lián)系了這位徐老板,徐老板稱,自己的算法是行規(guī)。因為自己賣的那種是杉木毛板,屬于半成品,回去鋪好后還要再拋光、打磨、刷漆,所以價格要比一般的免漆地板便宜。如果顧客想在現(xiàn)場量取準(zhǔn)確計算的話,就要比原來的價格貴些。而且,他們賣這種地板也有行規(guī),就是7厘米算8厘米,9厘米算10厘米,他進貨也是按照這種算法的。
從事家裝多年的陳季東先生表示,購買杉木毛板確實要將損耗算在內(nèi),徐老板的說法也有道理。同時,市場上還有一種與免漆地板差不多的地板,業(yè)內(nèi)人稱之為“素板”,這種板子買回去也要打磨刷漆,但與毛板不一樣,顧客購買就可以按照實際面積精確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