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家具有害物質超標究竟有多難
1塊木板達標=整套家具都OK? 檢測標準忽視“累積效應”揭示行業盲點
新裝修的兒童房里充斥著一股怪味,開窗通風5個月后仍然散不掉。對此,兩家專業機構分別做了檢測,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一是房間空氣中甲醛釋放超標,二是房內家具中的一塊木材甲醛釋放量無異常。對此,家住虹梅路的王先生苦笑著對晨報熱線說:“我究竟該相信誰? ”
宜家木板建材已達標房中甲醛為何仍舊超標
臭味易散,甲醛難消
今年年初,王先生一家搬進新居。3歲的兒子貝貝(化名)也隨之擁有屬于自己的房間。王先生花了兩萬多元,在宜家買了床、衣廚、書櫥。但開窗通風5個月后,這間兒童房一直有股味。王先生找了專業機構,分別檢測主臥、書房、兒童房、客廳的空氣質量。最初報告顯示,在影響空氣品質的3種主要污染中,兒童房、書房有兩種(甲醛、TVOC)超過了限量。
此后,王先生又請上海博強環境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強”)做了一次檢測。結果是:在35℃高溫下,主臥的甲醛釋放“微量超標”,兒童房則超標1倍多。“博強”是一家“可以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的機構,資質認定書由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簽發。
兒童房里那股味兒,正是“TVOC”,由于容易揮發,一段時間后便可消除。可無色無嗅的甲醛至少得10年—15年方能散去。而王先生的兒子今年才3歲。
在仔細閱讀報告后,王先生發現,主臥與兒童房用的是同樣涂料、地板,差別僅在于——主臥沒有放置宜家家具,但兒童房有。兩者的空氣質量檢測結果相差如此懸殊,“這難道不說明問題嗎?”
宜家:不接受空氣報告
隨后,王先生撥通了宜家客服熱線。投訴當天正值6月中旬,宜家很快派人來王先生家里查看,之后給出的回復是:宜家并不接受這份空氣質量檢測報告。如果仍有疑問,可將家具送往宜家認可的機構鑒定、檢測。
宜家為什么不接受報告?王先生咨詢專業人士后才知道,原來要判定一個房間的空氣污染由家具引起,有一個前提——即沒有其它可能的污染源。簡單地說,王先生的兒童房必須是除了宜家家具外什么都沒有的毛胚房。這是一個“國家標準”。王先生第一次感到所謂“標準”的力量,“我沒法繼續追問,一是太專業,二是太麻煩。”
[調查一]
到底是“歐標”還是“國標”
夏天的大部分時間里,貝貝仍不得不在客廳里玩耍,而不是自己房間。王先生不得不再次找到宜家。客服仍然堅持原來的結論,并強調宜家家具用的是歐盟標準。
根據宜家徐匯店的一份公開資料,王先生家兒童房里的家具屬于“帕克思”系列,主要材料取自樺木。此外,宜家在另一份資料中承諾:有足夠的信心給帶有“帕克思”標識的產品“提供10年品質保證”,“涵蓋的范圍為材料和工藝方面的缺陷”。
可是,針對“采取什么行動來解決問題”?宜家的說法是“自行確定是否屬于該品質保證的范圍……自行決定對缺陷產品進行修理,或者更換同樣或相當的產品。”此外,“如果該產品不再在宜家出售,則宜家將提供適當的替代品。選擇何種替代品由宜家自行決定。”
對此,王先生反問,這是否表示東西好壞、是否改換,換成什么都是宜家說了算?
針對客服提到的歐盟標準,在宜家官方網站上曾提到過“REACH”規定。這是一個針對進入歐洲市場的化學物質的檢測標準,規定羅列出幾十種“高關注物質”,但其中并沒有甲醛。
隨后,關于宜家的甲醛檢測標準,晨報記者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撰寫了一封郵件,發往宜家官網的客戶郵箱地址。但截至發稿,沒有收到回復。
而在宜家北蔡新店的提貨區,和王先生家里同一款“帕克思”的衣廚擱板上貼著標識,上面寫著“甲醛含量釋放符合‘GB’標準”。經查,這個“GB”是“國內標準”,而非“歐盟標準”。
王先生不否認宜家使用歐盟標準,甚至在甲醛檢測上,可能還高于“GB”,可為何客服說的和衣廚擱板上標識的又不一樣呢?
整套家具的總釋放量缺乏標準
經王先生同意,晨報記者將兒童房里一塊“帕克思”衣廚擱板送往專業檢測機構——上海市木材產品質量檢驗站。“帕克思”衣廚擱板屬于刨花板。刨花板是以木材為原料,加工成刨花,再加入一定數量的膠粘劑,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壓制而成的一種人造板。甲醛,恰恰是膠粘劑的主要成分之一。
6月下旬,這塊木材的檢測結果是:甲醛釋放量無異常。
但這并沒有終結疑問。檢驗站相關負責人證實,房間里的一套家具所釋放的甲醛,是每塊木板的總和,這被業內稱為“累積效應”,即“承載力”,在一個空間里,能容納多少平方米的人造板。然而,在國內,最后認定的只能是:一定溫度下,一塊木板所釋放的甲醛是否超標。“這樣檢測更容易操作。但‘累積效應’的確揭示了行業的盲點。”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在日本,“累積效應”已受到關注。不過,目前王先生能依據的仍然是“一塊木板達標,整套家具ok”的標準。這也意味著,暑假接下來的時間,3歲的貝貝仍然只能在客廳里待著。
[五問宜家]
記者:在甲醛釋放上,宜家采取何種標準?
宜家上海市場部經理黃一敏(以下簡稱黃):符合中國質量的檢測標準,應該說我們自己的標準更嚴苛一些。
晨報:客服說宜家符合的是歐盟標準,但消費者買的衣櫥擱板標示“GB”(中國標準),為什么不同?
黃:這要看具體產品,其實歐盟標準也不見得比中國標準高。
晨報:作為消費者,應該相信宜家客服說的,還是相信那塊擱板所標識的?
黃:在中國銷售,當然要符合國內標準。
晨報:為何一會兒是“歐標”,一會兒是“國標”?
黃:這方面是需要我們加強的。
晨報:消費者在宜家購買的商品遇到質量問題怎么辦?
黃:我們建議他通過工商局所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家具本身做檢測。如果有問題的話,我們會按國家相應的要求來處理。此外,我們有“無理由退貨”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