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90多平方米的房子,以28萬元的價格出售,對方稱急著等錢用,60歲老人唐先生和老伴合計后就買了下來,并首期支付了23萬元。然而,令唐先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花錢買到的竟然是一個彌天大謊。
7月初,做小生意的唐先生打算為自己和老伴買一套商品房,準備作安度晚年之用。通過朋友介紹,他看中了市區維多利亞小區一套商品房。
“房子有90多平方米,房主剛買來不久,仍是毛坯房,打算36萬元轉手賣。”唐先生的老伴杜女士說,賣方姓趙,自稱這套房子是他用他弟弟的名義買的,現在急著用錢,只要雙方談的價格合適就賣。
“先是要價36萬元,然后降到32萬元,最終28萬元成交。”杜女士說,在7月5日,趙某把他的“弟弟”帶來,雙方簽訂了合同,杜女士首付給對方10萬現金,對方也將鑰匙、購房合同、購房發票等一套房產手續交給了杜女士。
依照合同,7月15日,杜女士再次支付13萬元現金給了趙某,剩下的5萬元等10月份房產證過戶后再付。
拿到新房后,杜女士夫婦迫不及待地用了兩個多月,花了七八萬元錢把新房裝修了,“裝修房子的錢大部分都是從朋友親戚手中借來的。”杜女士說。
9月底,新房快要能入住了,杜女士滿心歡喜,她也趕緊聯系趙某把房產證過戶。
“可此時,他(趙某)的電話根本打不通。”杜女士說,她就按照趙某留下的地址找到了趙某家中。趙某的母親稱,賣房子的和房主確實都是她的兒子,可小兒子的房子是準備結婚用的,不可能賣的,所有的購房手續都在家中,而大兒子早已離家出走幾個月不知去向。聽聞此話,杜女士夫妻倆立即打電話報了警。
8日,記者從幸福路派出所獲悉,趙某目前下落不明,涉嫌詐騙,此案仍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