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刊曾經報道過德爾國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德爾家居”) “難逃假洋品牌嫌疑”一文,在讀者中產生巨大影響,并引發了資本市場業內人士的熱議,隨著本刊深入調查另一個涉及企業市場聲譽“產品質量”的問題浮出水面。
隨著本刊IPO研究組深入調查中發現,德爾家居在朝著資本市場的方向一路狂奔的過程中,消費者對德爾家居的主打產品——復合地板和實木復合地板產品的質量問題聲討卻從未停息過,而在德爾家居經過粉飾的招股書中卻沒有進行披露。此外,即使是德爾家居最近幾年所倚重的“獵醛”技術,也有消費者提出過異議,被指只是噱頭。
產品質量問題多多
雖然招股書中有意無意避開不談,但德爾地板的質量問題不少。山東煙臺的消費者王先生向本刊反映,在2008年8月購買了DER(德爾)地板(型號:OH-2),使用過程中出現起泡現象。當年11月份問題地板更換過一次,但是起泡問題仍然無法根除。
不只是煙臺的王先生遭遇質量問題。根據網絡上記錄的信息顯示,投訴的消費者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江蘇、浙江等靠近德爾家居總部的區域,以及稍遠一些的湖北、山東、天津,最遠的地區來自新疆的博樂市,消費者通過各種渠道投訴德爾地板的質量問題。
通過整理發現,德爾地板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地板起泡、使用過程中聲響過大、接縫處鼓包、色差過大、地板裂紋等方面。更讓消費者感到寒心的是,在地板出現質量問題之后,一直得不到解決。王先生至今還在使用德爾家居的問題地板,他多次找到廠家,廠方也派人實地查看過,但至今沒有答案。
不過在德爾家居的招股說明書中,這些問題都沒有提及。對于這方面的描述,德爾家居重點反映如何把控生產、銷售以及售后環節的質量問題;以及最近幾次抽查質量合格的結果。當然,在招股書中,德爾家居也有選擇性地做了一下自我揭短,提到去年4月份,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委托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于2010 年4 月對上海紅星美凱龍家居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銷售的、公司2009 年11 月11 日生產的強化復合地板進行了檢驗,檢驗結果為公司產品實物質量合格,只是包裝有點不疼不癢的小問題。
有分析師坦承,擬上市公司如果在招股書中揭短,等于是自絕上市之路。所以德爾家居對產品質量問題閉口不談,其實也在情理之中。但對于一家擬上市公司來說,不能正視自身的問題,導致誠信缺失,這樣的企業發展前景如何呢?
FCF獵醛”涉嫌炒作
德爾家居推出“FCF獵醛”技術,這似乎迎合了市場的需求。但是,從市場反映來看,還是有消費者不買賬,認為難逃概念炒作嫌疑。
所謂“FCF獵醛”技術,德爾家居解釋稱,就是在地板生產過程中添加一種可以中和甲醛的無毒高活性分子,這種高活性分子在遇到甲醛后,就產生中和反應,生成無毒的水和其它一些化合物。
但有網友爆料稱,自己于2008年7月購買的德爾金柚OP-1“獵醛技術”地板,使用過程中發現氣味越來越濃,并由此誘發家人患上過敏性鼻炎。德爾地板的甲醛釋放超標,有權威檢測機構也曾出具過報告。本刊IPO研究組了解到,在2006年5月份,湖北省廣水市工商局應山分局在對廣水市應山所銷售的地板做了一次統一抽查,廣安路德爾地板專賣店隨機抽樣德爾復合地板2塊(規格mm:1218*193*8.2),該局將這這批樣品委托山東省菏澤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在隨洲市進行檢驗(國家指定檢測點),結果于2006年5月22日經主檢人、審核人、批準人簽字后對外公布,其中德爾甲醛釋放量指標遠遠超出國家規定的標準(甲醛國標是小于或等于1.5),而德爾的高達3.3。此外,長春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也幾乎在同時應消費者要求對德爾地板進行過檢測,結果顯示德爾地板的甲醛釋放量高達1.9mg/l,據了解,該消費者是在吉林省農安縣黃龍路白酒廠樓下的德爾專賣店內,購買的型號為VAK607的德爾獵醛型地板。
不過在招股書中,德爾家居對于這項技術的描述少得可憐,只是在介紹其中一位管理人員時,稍微帶到了一下,僅此而已。而這與德爾家居在市場上大肆宣傳的做法相去甚遠,令人感到有些意外。
其實,最近幾年,地板市場概念炒作成風。有媒體報道稱,從早期的水晶面地板、浮雕地板、鎖扣地板、靜音地板、抗菌地板到后期的獵醛地板、E0地板等,都只是概念營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