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均工資4000多元,《經濟適用住房購買資格申請審核表》上卻填年收入僅一萬元左右,而住房公積金月繳費基數卻是4000多元甚至接近4500元,一個國有大型企業為職工申購經濟適用房提供虛假購房證明材料,與開發商簽訂團購經適房協議,同一企業申購職工多達170多人,這是近日發生在西安市經濟適用房申購中的一件咄咄怪事。
昨天,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就此經適房造假問題公布處理意見:慶安公司此前與相關開發商達成的經適房團購協議無效;對該公司所涉及的170余戶申請人,凡不能重新提供最新收入證明的,不予審批購買資格;相關開發公司,不得向任何單位團體銷售經濟適用住房,必須通過公開搖號方式銷售;西安市房管局將與其上級主管部門聯系,協助調查該公司向其員工出具收入證明的情況是否屬實,如有造假行為,將建議對其予以處理。
網友舉報多人騙購經適房
今年10月21日,西安市房管局網站審核公示了五批共303份經濟適用房申購者名單,其中146份為慶安公司員工。10月31日,華商論壇網友“有倆酒窩”在網帖《西安經濟適用房申購各種造假曝光,看一看都是哪些人造假買房!》中,貼出了部分申購者的公示名單,被曝光者中超過20位申購者來自慶安公司,部分申請者填報的年收入甚至遠遠低于其繳納的住房公積金。
究竟是申購者個人造假,還是個人與單位“聯合造假”搞“團購”?審查部門是怎樣“審核把關”的?……一連十多天,面對公眾質疑,相關單位和部門有的不予理睬,有的敷衍塞責甚至推諉。
在西安市經濟適用房準入條件中規定:家庭成員1人年收入不得高于12662元;2人不得高于25324元;3人不得高于37986元……盡管從申請表上看這170人符合經適房的申購,但倘若查查公積金賬戶,不難看出問題的破綻。
根據西安市經適房申請的五個步驟,在進入網上公示階段之前,申請者必須連過“街辦社區”、“單位行政或紀檢部門”和“經適房管理中心”三道審核程序。西安市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張光正說,中心負責審核材料的只有七八個人,而全市每年通過審核的家庭有1萬多戶,中心不可能對所有的申購者一一核實,對收入情況只能依據單位出具的證明進行審核。
張光正承認,此次造假者確實有蒙混過關的可能性。他說,本月1日,市房管局領導批示要求對此調查核實,當天他們就通知慶安公司徹查員工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但對方一直沒有明確回應,目前此次事件中涉及的虛假申報人數及具體原因尚無結論。
慶安應對其出具的證明負責
西安市房管局負責人說,在西安市住房保障中心多次催促下,慶安公司稱,他們為解決職工住房問題,于2009年與相關開發公司協商一致,團購其經濟適用住房,所以資格初審是按上年即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的,并無造假行為。
這位負責人表示,按照西安市有關規定,經濟適用住房不得進行團購。從今年8月24日起,全市經濟適用住房全部實行公開搖號方式銷售。他指出,按照《西安市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第37條第二款規定,“對出具虛假證明或不按規定審核購買人資格的單位,追究單位主要領導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西安市房管局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張光正表示,將進一步嚴格審核,加快與西安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的數據庫聯網,從而增加審核手段。與此同時,市房管局也已經對經濟適用房購買資格審核程序進行調整。今后購房者申請時,需通過街辦、區住房保障中心、市住房保障中心三級審核,并在社區、市房管局官方網站上兩次公示后,符合條件才能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