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新社發
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公布20款微波爐產品比較試驗結果,表示“除個別產品存在問題外,市場上微波爐整體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較好。”所指問題主要是幾家廠商的樣品未達加熱均勻性要求。
一些媒體據此報道稱相關品牌的微波爐不合格,存在質量問題。不過,中新網IT頻道今天采訪業內專家及相關廠商,卻得到了不同的說法。專家及廠商均稱,加熱均勻性問題屬行業推薦性標準,與產品質量合格與否無關。
消協肯定微波爐總體質量
在這份名為《微波爐總體質量較好購買能效標識產品更放心》的報告中,中消協肯定了國內微波爐產品的整體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表示國內微波爐產品在微波泄漏量、燒烤輸入功率偏差、燒烤能耗值、待機和關機功耗等方面均符合標準要求。并提示消費者,加貼了能效標識的產品性能更可靠。
中消協表示,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個別產品存在加熱不均勻的問題。加熱均勻性項目為性能檢測項目,反映的是產品爐腔內各點加熱是否均勻,食物是否能夠均勻受熱。
2011年3月1日起微波爐產品強制加貼能效標識,但能效標準中并未明確要求企業標注產品加熱均勻性指標。有些企業微波爐效率值很高,可以達到1級能效水平,但產品的加熱均勻性指標卻偏低。中消協認為,生產企業可能是為了提高強制性指標而犧牲加熱均勻性。
專家: 媒體誤讀消協報告
一些媒體根據中消協的這份報告,報道稱幾個涉及加熱不均勻問題的微波爐品牌質量不合格,引起廣泛關注。但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小家電事業部部長葛豐亮在接受中新網IT頻道采訪時卻表示,加熱均勻性屬于推薦性項目,并不做硬性要求,只要微波爐在安全、能效等強制性標準方面達標,即可算合格產品。
“加熱均勻性是能效標準當中的一個非強制性要求,相當于性能試驗項目。均勻性好壞很難說,這只是標準上的一個數值概念,而且食物品種不同,對測試結果也有影響。”葛豐亮說。
中新網IT頻道查閱GB 24849-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微波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也發現,該標準前言中提出:本標準的4.3、4.4、4.5和4.6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而對加熱均勻性的要求為4.1,屬推薦性檢測項目。
微波爐企業則認為,不宜以加熱均勻性的推薦指標來衡量微波爐的烹飪效果。一位不愿具名的微波爐企業人士對中新網IT頻道表示,其他國家并沒有對微波爐加熱均勻性的要求,因為加熱均勻性試驗結果受人為因素及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其結果也不能代表烹調效果。
據了解,按照GB/T 18800-2008《家用微波爐性能試驗方法》的要求,加熱均勻性測試主要用水作為負載來考察。但評價微波爐加熱均勻性還需從各種食物實際加熱后的溫度分布、顏色、質感、口感等來綜合判定。因此這一測試的結果只列為推薦標準。
葛豐亮表示,中消協進行的微波爐抽檢對比實驗主要是以指導消費者購買為主要目的的,意在讓消費者客觀選擇商品,購買到更高性能的產品,并未特指產品合格與否,消費者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