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申志民)昨日,在媒體、環保、動保NGO等共同舉辦的“2012年飯零魚翅”活動中,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發布調查報告,報告稱,北京所選取的124家四五星級綠色飯店中,“以消費者名義訂餐,超過九成飯店均稱有魚翅銷售”。
圈定124家綠色飯店
工作人員介紹,新年臨近,又到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及個人舉辦或參與各類年會宴請的密集時段,魚翅又將是許多宴會的例行菜品。“每年7300萬頭鯊魚遭捕殺,一半以上鯊魚種群被列為瀕危物種。”
為保護鯊魚,了解北京地區魚翅消費情況,從12月3日到12月21日,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工作人員選取北京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官網上公布的綠色飯店中,選取131家四五星級酒店作為調查對象。最終有效數據共124家。
工作人員介紹,調查分別以消費者訂餐及動物保護機構做調查兩種名義致電飯店餐飲部。
超九成飯店售魚翅
“調查結果大吃一驚”,昨日,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工作人員稱,經過18天實地走訪、電話探訪,北京地區絕大多數四五星級綠色酒店都在銷售魚翅。價位在98元/位—1128元/位不等。
工作人員介紹,以訂購宴席名義詢問魚翅菜品、價格情況,124家酒店中,只有一家明確回復稱沒有魚翅銷售,其余均表示有魚翅。
當調查人員以動物保護團體名義咨詢時,“124家酒店中,55家回答沒有魚翅銷售,43家回答有魚翅,其余都以各種理由拒絕回答。”
昨日,在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發布的調查報告所附的124家酒店探訪目錄中,記者隨機抽取數家四五星飯店,以食客名義咨詢,多家飯店均稱有魚翅銷售,價位不等,個別飯店稱,“目前沒有,如有需要,我們可請示主管領導,盡量滿足客人需求。”
呼吁年夜飯禁吃魚翅
“沒有魚翅的年夜飯,也是一種時尚”,昨日,作為活動參與人的央視主持人、它基金理事張越稱,吃魚翅不是因人們饑餓,而是為了滿足一種虛榮感。“魚翅的營養價值其實和粉絲差不多,希望人們年夜飯拒吃魚翅。”
“堅決不去有魚翅銷售的飯店就餐”,昨日,環保組織、北京餐飲界代表等聯合呼吁“2012-年夜飯拒吃魚翅”。
■ 追訪
飯店禁售魚翅生意更火
“飯店不銷售魚翅,生意照樣興隆”,昨日,杭州某五星級酒店負責人介紹,從今年9月9日起,酒店全面禁售魚翅。“去年魚翅銷售額共計300多公斤,盈利額超600萬。”
該負責人稱,禁銷魚翅后,飯店一度擔心每年可能面臨600萬元“缺口”,“但通過對菜品改良,耐心勸導等方式,迎得不少食客信賴,愛吃魚翅的食客也紛紛禁吃魚翅,生意反而更好。”
北京一知名餐飲公司也稱,他們從去年7月開始禁售魚翅,同樣贏得多數“魚翅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