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歐陸經典小區地下車庫2層內仍有不少積水。本報記者王苡萱攝
7·21特大自然災害中,小區地下車庫變“水庫”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引發了公眾對地下車庫防汛問題的高度關注。近日,記者深入房山、海淀、朝陽等區受淹嚴重的小區地下車庫查看,發現地庫被淹存在兩類情況,一是防汛準備不足以致無法縮小因災損失,二是地庫本來就有問題,因沒及時解決,導致遇災時雪上加霜。
□碧桂園
暴雨突來襲防汛不給力
7·21大雨突襲,房山碧桂園小區北側的啞巴河決堤,大水沖來,小區停水停電,地下車庫內的一百多輛車慘遭水淹。
前天上午,記者在碧桂園C區東北側一地庫門口看到,一輛發電車正在發電,地庫門口堆著約兩米高的沙袋,透過沙袋向地庫望去,庫內積水仍有半腿深,正通過兩根排水管排到地庫門口的路面上。“地庫里的車全被拖出來了,一共有一百多輛吧,里面的車全部被水浸泡。”現場物業公司值班人員稱。
據該小區物業一相關負責人稱,小區地庫被淹的直接原因是啞巴河決口,“小區距離決口處是最近的,地勢又比較低,這才造成洪水倒灌。”此外,造成該小區地庫被淹嚴重的另一個原因是電力設施被淹壞——沒電就沒法用水泵向外排水。“剛開始下雨時,如果能及時將防汛袋堵住地庫進出口,也許損失就不會這么大。”該小區一業主遺憾地說,“也許是長期的平安無事,才造成了大家的疏忽。物業公司若能及時將防汛沙袋堵住地庫出入口,損失不會這么大。”
當日中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已有保險公司進入小區,就客戶被淹車輛進行調查賠付。物業公司表態稱目前正和政府部門進行協商,以確定如何賠償居民。“等措施出來了,我們會向地庫車輛受損業主進行公告。”該負責人稱。
>>經驗總結
物業公司應有防汛預案
雨量大,距離河道決口處最近是碧桂園車庫受災嚴重的直接原因,但在這樣的地勢條件下,原本應該進行更多的防汛準備。“小區停水停電,沒法裝水泵排水。”該小區業主紛紛反映,物業公司應該做好應急預案,不應在大水倒灌進地庫時,還找不到發電機、找不到水泵排水救災。
記者在緊鄰碧桂園小區南側的原香小鎮地庫內看到,地庫地面淺淺地有一層積水,據一工作人員,稱大雨那天地庫積水也深過膝蓋,但因物業公司及時設泵抽水,所以車輛受損并不嚴重。
□歐陸經典
滲水不修理遇雨慘遭殃
朝陽區北苑路歐陸經典小區地下車庫滴水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這次大雨導致地庫全面積水,小問題拖成了大麻煩。
據了解,一段時間以來,該小區業主就不斷反映小區地下車庫漏水、積水嚴重,影響業主停車,“但始終沒人出面解決。”該小區業主張先生無奈地說,這次大雨前,小區地下車庫滲水已經有3個多星期了,找物業公司,物業公司不愿維修,讓業主直接找停車公司,“停車公司卻說,這事兒得找物業。所以地庫滲水就一直拖著,直到這次下大雨,滲水問題爆發了。”
前天傍晚,記者在該小區5號地下車庫內看到,地下車庫分B1和B2兩層,B1
層地面尚無明顯積水,B2層電梯門前筑起著一道小土壩,以防止積水進入電梯內,地庫內大面積地面被水覆蓋,彌漫著一股腐爛味,部分墻皮受潮脫落,墻體多處仍在滲水,臟水深過腳踝,業主得趟水存取車輛。一排水井內積水已滿,井蓋掀在一旁,因車庫內燈光灰暗,記者一不小心半個身子掉入井內,滿身污水,臭味難聞。
對此,該小區航天神舟物業公司介紹稱,地庫積水是因排水管道塌陷,排水管線斷裂,導致雨水回流,最終倒灌到地勢較低的地庫內。“小區有專門的停車公司,我們只會在停車公司解決不了時予以協助。”隨后,記者多次撥打停車公司負責人電話,均無人接聽。該小區所
在居委會一負責人稱,居委會目前正協調物業公司和停車公司解決問題。目前,朝陽區水務局已介入,并計劃對該小區供水管線進行維修。
>>經驗總結
小毛病不改拖成大問題
小麻煩不解決,拖成大問題。據了解,不少小區地庫在后期改造時防水層做得不好,或是排水管線損壞造成滲水。這類問題看似很小,但是若長期不解決會惹來大麻煩。“停車公司讓找物業,物業讓找停車公司,”業主們認為,地庫積水問題難以解決是因物業公司和停車公司兩家管理單位相互扯皮、推諉責任。
■成功案例
多年“水簾洞”今成“安全島”
因為防汛工作準備充分,往年一直存在漏雨、進水問題的海淀區橡樹灣小區地下車庫此次安然躲過了雨災。
因先天設計不足,橡樹灣小區地庫入口處防水屋檐較短,地庫入口地勢低。去年的幾場雨,海淀區橡樹灣小區一區地下車庫便成了“水簾洞”,雨水順著入口不斷涌入。
前天下午,記者看到該地庫內并沒有積水,業主存取車輛正常。雨災面前幸免于難,該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總結稱,一個主要原因是“防范工作做得好”。因前些年雨水倒灌地庫積水,一是設計確實不合理,也有一些業主不自覺,亂扔垃圾,造成地庫排水地漏被堵。此次為了防雨,物業公司提早對地庫進行了改造,延長了地庫入口屋檐,徹底疏通了排水通道,還用防汛沙袋堵住了地庫入口處的大量雨水,“我們還安裝了幾臺水泵,一旦進水,也可以迅速排水。”
■業內解析
地庫多存防汛隱患
北京一專業防水工程公司、長期致力于地下車庫建設和維修的蘇姓工程師認為,此次大雨后多家小區地庫積水嚴重,一是由于此次雨量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多年來北京汛期并無大事,“麻痹、疏忽管理,地庫被淹后缺少應急措施”。
蘇先生指出,北京很多小區地下車庫存在排水能力差的問題,比如有些地庫根本沒有設計排水管線,也有的地庫排水管線太細無法對接市政排水管。針對這些問題,升級改造需要安排大量資金,而目前物業費中并沒有該類經費。
■物業訴苦
小區防汛資金不足
針對此次雨災多家小區曝出地庫被淹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多家小區的開發商及物業公司負責人,他們大多認為目前小區地庫在設計和建設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如地庫出入口處屋檐長度不夠、地勢較低、不少地庫排水管線較細無法對接市政排水管線等等。而在后期建設方面,更是存在地庫防水層做得不好,雨水滲漏情況嚴重等問題。
分析其原因,一是小區防汛方面資金不足,二是地庫在后期的使用和監管方面不到位,“要彌補先天設計不足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而后期的管護也很重要,物業公司應保持排水管線的暢通,才能減少大雨帶來的損失。”一開發商負責人稱。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張淑玲 劉雪玉實習記者趙洪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