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2月27日訊 近日,青島開發區的張先生向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記者反映,他所購買的新華錦錦源尚都小區房屋,墻體大面積開裂,承重墻裂縫手指都可深入。開發商對此堅稱,房屋不存在結構問題,拒絕張先生的賠償要求。如今張先生“望房興嘆”,新房買了三年卻仍住在老房里。
裂縫深入墻體 可深入手指
2月26日,記者在張先生的帶領下來到他所購的房屋,新華錦錦源尚都8號樓3單元101房。剛一進門,張先生就帶著記者數墻壁的裂縫。客廳、陽臺、臥室和廚房,沒有一個房間的墻是完好無損的。
少則一處,多則四處,記者粗略一算,整個室內可見的墻面裂縫達18處。其中,尤以北側臥室的一條豎向裂縫最為嚴重。記者看到,這條裂縫處的墻面膩子已被扣去,露出的磚結構墻體有一條至少1厘米的裂縫。裂縫深入墻體,長度達整個墻體的高度,最寬處足以伸進食指。
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記者注意到,一面墻出現裂縫,對面墻與之對應的地方也會出現裂縫。而在廚房,墻面鋪設的白色瓷磚也出現了裂縫。張先生稱,他走訪鄰居和樓上住戶發現,該單元樓內大部分業主家里都有墻體開裂現象。
“就連承重墻都裂了,這樣的房子誰敢進去住。”張先生說。
墻體裂縫反復維修不見好
張先生對記者說,如今他仍然住在郊區的老房。2010年1月,他貸款50余萬元購買了這套房屋。本以為馬上會搬入新家,但裝修完一個月后他發現墻面出現數條裂縫并有滲水問題。
2011年8月,維修人員掀開裂縫處的墻面發現,墻體磚崩裂,寬度有1厘米左右。而這處裂縫此前被維修過。
“如果早知道墻體開裂,我肯定不會買這套房子。”張先生說,購買時開發商對墻體開裂一事只字未提,是對房屋存在的問題刻意隱瞞。
2011年9月,裂縫再次被維修后一個月,原先的裂縫處又裂開了,且裂縫數量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多。對此開發商表示,可繼續對墻體裂縫進行維修。但張先生對維修的可靠程度已失去信心,墻體數處駭人的裂縫更讓他對住房安全深感疑慮。
開發商出爾反爾
張先生拿出開發商出具的《住宅質量保修書》,其中維修項目包括,地基基礎主體結構使用年限,墻面防水工程滲漏,墻面抹灰脫落,五金損壞、地面坑鼓等,唯獨沒有墻體開裂一項。“既然保修書里都沒有,那說明墻體開裂的問題是不應該出現的。”張先生說。
由于擔心住房安全,張先生提出更換房屋的要求,且可以按照市價補足差價,但遭到開發商拒絕。對于房屋出現的問題,開發商答應按照張先生的要求,給予經濟賠償。張先生按照近三年來的誤工費、房租費、折舊費計算,提出10萬余元的賠償后,開發商又拒絕賠償。
2月26日,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記者致電新華錦(青島)置業集團,工作人員表示會將情況上報,并由相關負責人回復。但截至發稿,記者未接到任何回復,期間多次致電,一直無人接聽。
質監站:承重墻開裂也不影響結構安全
張先生說,2012年1月11日,青島開發區工程質量監督站前往他家進行鑒定。當時質檢師坦陳,墻體裂縫確實很多。次月14日,鑒定報告顯示,墻體裂縫是由于粉石灰磚引起的熱應力變形所導致,不影響房屋結構。
2月26日,記者致電開發區工程質量監督站核實,該站工作人員曾兩次前往張先生家進行鑒定,兩次鑒定結果均標示,墻體裂縫由粉石灰磚引起的熱應力變形導致。面對承重墻裂縫達1厘米的情況,兩次鑒定結果同樣說明,裂縫不影響結構安全。
質監站工作人員表示,錦源尚都于2009年通過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備案。面對這種情況,質監站僅能協調開發商對房屋進行維修。
律師:通過第三方機構鑒定維權
對此,山東琴島律師事務所李兵律師表示,鑒于開發區工程質量監督站鑒定結果表明,房屋不存在結構問題。張先生并不能要求退、換房。如果張先生不認同質監站的鑒定,第一、可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鑒定,但這一鑒定結果不具備法律效力。第二、張先生可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鑒定,這一鑒定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認同。
張先生何時能安心搬入新房?本網將繼續關注此事。(韓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