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北辰區大張莊鎮還遷房項目因質量問題被實名舉報后,引起天津市相關領導高度重視并已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年關將至,因拖欠農民工工資,民工聚集在大張莊鎮政府討要“血汗錢”又將該還遷房工程項目推到聚光燈下。
盡管中央三令五申,不能拖欠農民工工資,但事實上,各地仍不斷被曝出拖欠的情況。來自湖北孝感的施工隊負責人唐文華、李綿剛投訴稱,他們從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在該還遷房項目E地塊施工,負責4號,9號,10號,17號樓的抹灰工程。工程在2012年的7月已經完工,按照約定工程完工后就可以拿到工程款,時間過去一年多還是有四十多萬元的農民工工資沒有要回來。農民工還急需這些錢為家中老小置辦新年物品。
為追回拖欠的農民工工資他們一直向相關政府部門反映欠薪問題。
兩位班組負責人說起討薪之路還是顯得激動不已,曾經因討要欠薪和大張莊鎮政府領導發生過激烈的語言沖突,險些被“請出”政府大院。“我們找了很多部門反映問題,鎮里的,區里的,市里的,結果這些部門把我們推來推去,最后又把我們推回到原點,他們還試圖用法律的辦法讓我們走程序,好拖延我們的時間,也不用在找他們反映問題了”投訴人說。
唐,李二人說,“他們先找到業主大張莊鎮政府,鎮政府也出面協調了承包商各方,但是欠薪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鎮政府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復,沒有辦法只有向上級部門反映。隨后又找了北辰區建委,建委同樣是出面協調了一番,依然解決不了,我們又找市信訪辦,信訪辦也是幫忙協調,最后也沒有結果,又找了天津市清欠辦公室,清欠辦說因為農民工工資保障金不在他們這里,他們沒有辦法執行,解決不了,還是讓找北辰區建委。據說北辰區建委收了承包商200萬的農民工工資保障金,但被告知這筆保障金不能動,最后北辰區建委建議找北辰區信訪辦,而北辰區信訪辦又讓找北辰區建委,最后推來推去又把我們推到大張莊鎮政府,繞了一圈又回來了”。
最后還是有大張莊鎮政府張鎮長出面,說去鎮政府辦公室商談。
如約而至后的唐,李二人發現去鎮政府討薪的人不是只有他們,還聚集了不少農民工也是來討薪的,據說是還遷房D地塊的農民工,他們也沒有拿到工錢。
唐,李二人講,張鎮長給他們出了一個注意,讓他們起訴承包商,說律師已經幫他們找好,起訴書也幫忙寫好了,只要他們同意就到法院起訴,會安排他們走“綠色通道”,今天起訴,明天開庭,開庭完就可以抓分包商人。
唐文華說,他也不懂法律,抽空咨詢了一下法律界的朋友,被告知沒有那么快的審結速度,最快的也要15天,至少要給被告預留15天的舉證時間,法律不講究一錘子買賣的。
唐文華認為,張鎮長這樣的做法是認為他們不懂法律,有意拖延他們的時間,按照法律流程一走至少要半個月,那時就過年了,我們沒有錢過年還惹上官司,即便是官司打贏了,他們『指分包商』也沒有錢給我們。另外,一旦走法律程序這些政府部門都清靜了,既然走法律程序也不用找他們了。為此,唐文華還和張鎮長發生了激烈的言語沖突,險些被“請出”政府大院。張鎮長說是為農民工考慮,是好心好意,而唐文華則認為是有意推諉,拖延時間,另有它意。
據了解,還遷房項目業主為北辰區大張莊鎮政府,屬于政府主導民生工程項目。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問題,相關聯的職能部門都應該站出來在新時代,新環境下走群眾路線,把基層的農民工問題實際的解決掉而不是一味的互相推諉,這不但是營造一個和諧的社會,更是黨群關系緊密相連執政為民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