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 (記者 周芳) 廣州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網上商店,今天仍把2005年上市的手機作為新品,向市民推介!記者日前獲悉,廣州多家欲爭奪商務部“金鼎”(即商務部對百貨店評定的最高等級)的主流百貨、購物中心,其電子商務水平難與“金鼎”形象相匹配,包括商品信息更新慢、消費信用度不高、配送費用較高等。有商業專家提醒,商場必須先完善社會信用及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后臺”體系的建設。
商家遠未實現網上購物
記者訪問廣州多家商場的網站發現,信息更新慢已成普遍問題。在天河城百貨、正佳廣場等商家的官方網站,均設置了“新品推介”的子欄目,然而點擊打開天河城網絡店,竟發現推薦的“新品”竟為2006年9年19日更新的“OLAY天然凝萃美肌系列產品上市”信息。而正佳廣場網上商城“新品速遞之手機”一欄,顯示的新品更為陳年——2005年5月上市的三星SGH-E728手機。
對此,正佳廣場信息公司有關負責人坦言,企業網站很多功能沒有實現,更新滯后確實是事實,而目前力推的“正佳在線”也需要時間去實現。盡管目前各個商家對電子商務有著難言之隱,但作為未來消費主力的網上購物方式,商場方面將會積極投入更多資源對此加以完善。
不僅如此,記者還了解到,一些商場的網絡商店像是雜貨店,不但品牌商品不多,網店被大量雜牌貨充斥。在某廣場網上商城店,記者見到有1017條商品記錄,然而隨意點擊其中10個發現,顯示的都是不知名的玉器、化妝品、甚至手機墊等商品。
此外,記者還發現不少計劃問鼎“金鼎”的百貨商店,其電子交易平臺仍未建設完畢,而網上商品購買服務遠未能提供。
信用度低配送貴是軟肋
據了解,商務部制定的《金鼎百貨規范標準》第八條的信息化建設中明確指出,金鼎百貨必須建有企業自己的局域網,對商場的經營活動和商戶的管理實現數字化并建有完備的信息系統;建有企業自己的網站并能做到及時更新信息;可實現供應商的信息查詢;并能夠開展B2B、B2C業務。進行網上交易、網上支付,實現支付型電子商務。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廣百百貨、新大新百貨的網上商店能夠順利展開網上交易外,其他商家均未完全達到上述要求。即便達標的百貨,交易額也并非理想,因為10元/件的商品配送費,讓市民對逛網上商場望而卻步。“來回車費都不需要10元,一旦網上購物沒了價格低廉和交易便利等優勢,就失去生存空間。”有市民說。
廣東連鎖經營協會商業一位專家指出,信用度低和配送成本高是制約商家拓展電子商務的攔路虎。據介紹,美國人熱衷于網上消費,年均網上交易額占到全部交易額的三成以上,部分甚至達到了五六成。但在中國,盡管政府一直提倡建設電子商務平臺,但其“后臺”建設一直滯后,“如果社會信用體系和第三方物流配送體系不能完善的話,網上商城、B2B、B2C業務只能停在喊口號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