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李一能 報道
據淘寶方面稱,昨天零點第一分鐘內,淘寶網(微博)同時在線網友高達270萬人;短短10分鐘,淘寶網成交筆數51萬筆,支付寶(微博)交易額突破1億;在一小時之內,成交額達4.75億,成交278萬筆。
據悉,此次淘寶網“雙12全民瘋搶”活動推出多個“整點活動”。其中,淘寶網聯合支付寶以充值滿100送100紅包的方式,為年末盛宴參與者贈送1000多萬元現金紅包“鼓勁加油”。約有12萬淘寶用戶獲得贈送的100元紅包,該紅包可在12日全天購買非虛擬類商品。為了拉長促銷時間,“充100送100”的活動于12月8日就開始了。
截至昨日上午11時30分,女裝類目成交額已突破3億元,有4個店鋪交易額超過千萬。而截至昨天下午2時,淘寶家居百貨成交額也達到2.56億元。就在部分網友瘋狂搶購的同時,也有網友抱怨,有部分網店是先提價再打折促銷,有“虛假促銷”的嫌疑。昨天的淘寶網“雙12”大促銷,又一次讓支付寶陷入擁堵癱瘓狀態,不少消費者聲稱,凌晨就登錄不上支付寶。也有網友因為擔心快遞無法及時送貨,干脆放棄購物。大促銷活動開始不到10分鐘,就有網友抱怨,登錄不上支付寶。記者了解到,盡管淘寶網支付寶維護方一直盡力維護,昨天一天中,支付寶時常出現擁堵,甚至出現無法支付狀態。
在一片火爆的搶貨潮中,也有一些消費者開始質疑淘寶網本次活動中讓利的 “誠意不足”,許多優惠或是無法兌現,或是有 “忽悠”的嫌疑。今天上午,媒體人陳小姐告訴記者,她經過幾天的體驗,發現本次促銷中的 “支付寶沖100送100”和 “淘金幣兌換商品”兩項優惠活動根本無法兌現。
陳小姐告訴記者,淘寶網聯合支付寶 “充值100元送100元”的活動開始后,她曾多次嘗試進入活動充值頁面,但沒有一次成功過。她的同事張小姐在多次嘗試后進入專用頁面,在成功充值了200元后卻沒有接到任何通知,也沒有發現充值金額有所增加,總之陳小姐說身邊沒有一名朋友成功地獲得該優惠。雖然淘寶網也事先表示,該活動有名額限制,并非即充即得,但陳小姐認為活動的主辦方應該提前公布中獎比例,并讓抽獎過程更加透明,而不是用一個 “虛無縹緲”的優惠忽悠消費者往支付寶里充錢。
除此之外,陳小姐還對另一個“淘金幣”的活動非常不滿。在網購一年后,陳小姐累計有2萬多枚“淘金幣”,消費者可以使用這一虛擬貨幣享受折扣或是購物。陳小姐說,截止今天,6千枚“金幣”即將過期,她想趁著“雙12”活動用掉這些金幣。在金幣兌換頁面,一些商品只能用金幣打折,但另一些可以全額用金幣兌換,陳小姐選擇了一件大衣,需要1萬多“金幣”,結果在支付時發現,根本不能用“金幣”全額兌換,只有花費100枚享受一個折扣。
“這不是坑爹嗎?我要用掉這6000枚金幣得買多少東西? ”陳小姐說,明明顯示可以全額兌換,結果卻只能打折,用掉金幣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斷購物。她質疑淘寶網的這項優惠讓利是假,把消費者引導成“購物狂”是真,如今她已經放棄了用掉金幣的打算,就當從來都沒參加過這個活動。
網購中出現了種種送券送禮的促銷招數,看起來消費者可以占很大便宜,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對此,記者從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尹晨處了解到,打折返券,在學術上可把它叫做 “利誘性銷售行為”。作為一種競爭手段,它可以促使經營者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從某種程度上講,有著積極有益的一面。但如果不正當的利誘性銷售行為,如謊稱有獎而實際無獎的有獎銷售行為;謊稱打折而是先提價再進行折扣;為了處理滯銷的質次價高商品而以其他額外利益來轉移消費者的注意力……從而使消費者優先選擇購買其商品或服務,則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違背了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最終將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影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