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市回暖,山寨證券網站也日漸升溫。據《新聞晨報》報道,一個僅有初中學歷的男子,制作了一個假的炒股網站,憑借3449元的投資回報,竟在一周之內騙取一名老股民187萬余元的炒股本金。
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招商證券、國金證券、海通證券等十余家國內知名券商公司名稱后發現,幾乎所有的券商網站都有著不同的假版本。此種現象讓人擔憂,不僅證券公司名譽受到侵害,而且股民財產安全也得不到保證,為此,監管重拳打擊刻不容緩。
股市回暖,山寨無處不在
近來隨著股市起伏跌宕,山寨證券公司網站新一輪集中出現,讓許多投資者損失了不少錢財。
“我就被假冒的東北證券網站www.gp13978.com騙去了1000塊錢,現在網站都關閉了,這錢是白扔了。”一位被騙的投資者表示,他在該網站注冊后,很快就有人打電話來,說東北證券是國內大券商,研發實力強,現在開發了新產品,內容是一對一進行VIP服務,一個月僅收1000元會員費。經過幾次鼓動后,他就相信了網站的話,心想反正是家門口的券商,就匯去了1000元,但隨后幾天根本沒有人給推薦股票,而且網站也登錄不上去,再過幾天,他看到東北證券發出的提醒公告,才知道自己受騙了。
上個月,達州市公安局網監支隊聯手浙江江山警方,在達州境內破獲一起利用山寨版“光大證券”網站詐騙案:犯罪嫌疑人許諾高額配送原始股,從而套取股民資金,在短短1年時間,騙取全國數十股民200多萬元錢財。
與此同時,這些山寨網站除了靠收會員費騙錢外,現在還出現一些山寨證券網堂而皇之地盜用股市知名分析師推薦股票,業內的“名嘴”們紛紛成為這類網站的“ 權威專家”,例如,在某網站上,包括銀河證券的“馬永諳”、安信證券的“任瞳”等都成為它的所謂分析師,而且每位分析師還配了2寸的標準照,可是照片上的人和真正的分析師長相卻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股民求財心切成山寨溫床
據了解,這些山寨網站自2008年下半年起逐漸增多,并在今年一季度趨于猖獗。這些網站通過虛假信息、夸大宣傳、承諾收益等手段,招攬會員或客戶,推薦股票、在線咨詢或代客理財,以收取會費、咨詢費和收益分成等方式牟利。其中,一些網站推出的“天天漲停板會員”收費金額逾萬元。
薦股精準無誤,股票會員每年盈利50%,付費后天天漲停板…… “錢”景似乎非常誘人。但面對這等好事,山寨網站何不飛跑著去買股票,反而冒著被繩之以法的風險來掙投資者的一點會費和咨詢費?顯然,山寨網站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騙錢。
事實上,由于山寨網站對股民影響極為惡劣,包括大成、國泰、南方、易方達、上投摩根等知名基金公司都曾發出過打假公告。但盡管如此,“膽小的玩起了人間蒸發,膽大的改換門庭,接著行騙”,山寨證券網站如今猖獗依舊。
對此,云南財經大學證券投資系教授劉錫標告訴記者,“山寨網絡盛行的背后,暴露出的主要問題是部分股民為追求暴利,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例如,華融證券還曾出現一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例子。據介紹,一客戶在瀏覽山寨版華融證券網頁時看到保證盈利超50%,并且推薦漲停板等煽動性字眼,隨后向公司求證。營業部相關人士經過確認后告知其為虛假信息后,該客戶仍舊禁不住高盈利和漲停板的誘惑,交了近萬元的會費成為會員,結果可想而知,“賠了夫人又折兵”。
監管須多方位推進
顯然,對股民來說,樹立正確投資觀念不可少。投資者絕對不能僅僅依靠證券咨詢發家,必須學會獨立思考,做出自己的獨立投資判斷。
另一方面,消費者注意以下四點防止被騙同樣非常關鍵:一、凡是非法證券網絡都有一個共性,發布信息內容多以煽動性語言誘導投資者,讓投資者乖乖繳納會費,掉入其騙人陷阱;二、網站上公布的收款賬號,戶名為自然人;三、對于在其非法網站上公布的相關投資咨詢的許可證號等信息均為無效信息,投資者稍加留意就可進行分辨,可到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上進行查詢;四、在對一些非法網站產生質疑,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證據之后,一定要保留相關證據,包括留存網站截圖等,并向有關部門報案,以及時挽回損失。
與此同時,從監管層面上說,除了聯合多個部門集中規范整頓非法證券網站外,專家還建議,單一的查封、停止運營并不能徹底杜絕假冒網站,必須形成多方發力、共同推進的立體化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