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4M寬帶的用戶中,理論上應享有512KB/s的網速,實際上,平均速度在400KB/s以下的占91.2%;使用2M寬帶,理論網速是256KB/s,實際上,平均速度在200KB/s以下的占83.5%
【《財經》綜合報道】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在12月22日發布《中國寬帶用戶調查》稱,2011年前三季度中國固網寬帶與3G用戶數累積達到1.5億與1.02億,但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假寬帶”。
所以假寬帶即網民使用的實際寬帶下載速率低于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
DCCI針對辦理不同帶寬的固網寬帶用戶進行的上網平均速度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用戶上網平均速度達不到標定速度。
數據顯示,使用4M寬帶的用戶中,理論上應享有512KB/s(注:KB/秒,KB是計算機中表示儲存容量大小的單位,中文表達是“千字節”)的網速,實際上,平均速度在400KB/s以下的占91.2%;使用2M寬帶,理論網速是256KB/s,實際上,平均速度在200KB/s以下的占83.5%;使用1M寬帶,理論網速是128KB/s,實際上,平均網速在100KB/s以下的占67.6%。
調查發現,多數用戶辦理的固網寬帶帶寬為2M或4M,而2M帶寬下用戶平均上網速度為142.2KB每秒,4M則為232.7KB每秒。全國固網寬帶用戶平均上網速度為199.3KB每秒,與名義速度差異極大。
寬帶費用方面,全國固網寬帶用戶上網1M帶寬每月費用實際折合13.1美元,調查發現,中國大陸網民實際每月為1Mbps寬帶的支出是越南的3倍,美國的4倍,韓國的29倍,中國香港的469倍。
報告稱,在固網寬帶環境下,用戶在玩網絡游戲、下載文件時對網速最不滿意,移動網絡環境下 ,用戶玩網絡游戲、使用視頻APP時對網速最不滿意。
據都市快報報道,此次調查根據中國互聯網調查樣本結構進行配比,樣本數量收集超過5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