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張小姐和宋先生介紹,僅在秦皇島估計就有40多個私營企業負責人購買了,因對方封鎖消息,目前只聯系上了10多個受害者。在聯系上的受害者中,至少有兩人花了12萬元買了兩個行業平臺。而他們買的分別是“中國鐵合金行業平臺”和“中國培訓行業平臺”。
但四個多月過去了,華企方舟沒有給大家舉辦過任何培訓,更沒有發展到一個會員,6萬元的投資看不到一分錢回報。不僅如此,該公司業務員最近還打電話催大家繼續交錢,說要把兩年后的服務費也交了。
聽到這話,張小姐氣不打一處來——這么長時間了,華企方舟沒給大家任何東西,卻只記得不停要錢。
投資后的四個多月里,大家也在反思,認為天津華企方舟涉嫌欺詐:
一、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但天津華企方舟把所有風險都轉嫁到投資人身上;
二、所有承諾無一兌現。如果運作不成功,拉不到會員,平臺到期后被華企方舟收回,6萬元的投資將化為烏有。
三、最近有投資人去了天津華企方舟公司,發現該公司的注冊資金僅為一百萬元。企業實力有限,能不能把這個平臺做起來很讓人擔心。
張小姐還了解到,秦皇島市已經有部分投資人通過不同手段從華企方舟要回了部分投資款。有的退了5.5萬元,有的退了3萬元。而她們則被告知一分錢都不會退,且公司法人一直避而不見。
通過與華企方舟多番接觸,宋先生等人發現,華企方舟拿了投資者的錢卻沒為大家做實事,如,該平臺已創辦了不少時間,關注的人少得可憐,一點影響力都沒有,再這樣下去,很可能血本無歸。對于上述問題,宋先生和張小姐都表示情況屬實,如有不實,甘愿承擔法律責任。
315TS該不該為大家維權?
接到張小姐的投訴后,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將她的投訴轉給了天津華企方舟公司一位程經理,她表示會積極處理此事。幾天后,一位自稱姓李的律師打來電話,說張小姐的投訴是捏造的,是在詆毀天津華企方舟,并威脅說315消費電子投訴網如不刪除投訴,他們將起訴。
然而,這位口口聲聲自稱律師的人,當筆者反問他懂不懂什么是3G移動平臺、知不知道企業是用什么方式銷售以及投資人是否滿意時,卻啞口無言。事后,該律師還再次打來電話,說已經訂了機票要從天津趕來筆者辦公室,讓筆者告知辦公室地址。幾天后,筆者卻收到了其發來的律師函,再次強硬要求刪除投訴,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有句話說得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張小姐反映的情況是不是捏造,真相只有一個,公眾自有定論。一個律師,連發封律師函都要“偷偷摸摸”,究竟是底氣不足,還是其它?實在令人費解!
日前筆者致電天津華企方舟了解投訴的處理情況,該公司程經理表示已經安排了工作人員去秦皇島協商處理。而該公司的李先生在QQ上反映問題已解決。
不過,宋先生和張小姐均告訴筆者,華企方舟確實派人和他們協商了,但因為對華企方舟此前的所作所為失望之極,再加上根本不相信這樣的平臺能做起來,所以堅決要求退款,但前來處理此事的人卻說沒有權限,只能轉告領導,進一步的處理并無下文。
投訴人宋先生的投資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