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尼美舒利事件”影響,國內尼美舒利顆粒最大的生產廠家康芝藥業今日公布的一季報開始受到沖擊,財報顯示,“受到媒體傳聞報道的影響,尼美舒利顆粒銷售收入同比下降42%。”
康芝藥業受到的沖擊可能還不止這些。日前,《第一財經日報》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藥品評價中心一位專家處獲悉,SFDA已基本確定將對尼美舒利藥品說明書進行修改,禁止用于12歲以下兒童。這意味著針對兒科領域的尼美舒利顆粒將不得不從其主要市場退出。
康芝藥業主業市場將失
上述SFDA藥品評價中心專家向記者透露說,3月下旬,SFDA曾組織國內尼美舒利主要生產廠家以及臨床專家、藥學專家召開會議,討論尼美舒利的安全性問題,并通報了國內外不良反應數據。“目前SFDA已基本確定要修改尼美舒利說明書,修改方向就是適用年齡和使用劑量。”
尼美舒利是一種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抗炎、鎮痛和解熱作用,1985年首先在意大利上市,此后迅速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1998年我國批準尼美舒利上市,2002年尼美舒利顆粒劑(可用于兒童)獲得批準文號。
目前尼美舒利顆粒的適用人群是1歲以上兒童,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委員會專家孫忠實告訴記者,尼美舒利在國外多數國家均用于12歲以上人群,而國內對于尼美舒利安全性的爭論也主要在適用年齡上。
有參加該會議的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國內藥監政策基本與國際接軌,她認為再次修改尼美舒利的可能性比較大。
記者昨日查詢SFDA網站發現,尼美舒利的批文有56個,涉及38家生產企業,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有廣州白云山(16.49,0.00,0.00%)A、康芝藥業、浙江海正藥業(37.05,0.00,0.00%)等。尤其是康芝藥業,尼美舒利顆粒占其去年銷售收入的72%。
康芝藥業今日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6414萬元,同比增長12.67%,但凈利潤僅1120萬元,同比大減55.21%。
對于尼美舒利顆粒說明書修改一事,康芝藥業證券事務代表稱,公司暫未收到這方面的消息,確切信息仍以公司公告為準。
白云山制藥股份公司總經理陳文楚則對記者表示,尼美舒利占白云山制藥總廠的銷售比例不大,兒科領域也不是該公司這一品種的主要市場,因此修改說明書對其影響很小。
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應對危機
受此影響,目前二級市場對康芝藥業的信心急速直落。康芝藥業一季報還顯示,截至2010年底駐守康芝藥業的前十家機構,已有9家出逃,僅有中國建設銀行(5.15,0.00,0.00%)的銀華富裕主題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還在“堅守”。而前十名無限售流通股股東持股總量也從767萬股下降至252萬股。
上海一位醫藥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由于對尼美舒利顆粒的定性還懸而未決,因此公司也有可能采取把“不利出清”的常用手段,在費用等方面預作大量計提,做低公司業績,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康芝藥業將如何應對可能發生的危機呢?該公司董事長洪江游的手機一直處于未接狀態。但其董事會報告稱,公司主營業務仍將集中在兒童藥領域,如兒童呼吸疾病中成藥及兒童消化系統疾病用藥等。
記者亦注意到,近期康芝藥業在補充產品線上動作頻頻。4月中旬受托管理海南國瑞堂制藥,控股北京祥云藥業也已獲批。
康芝藥業受托管理海南國瑞堂制藥,將在全國范圍內獨家經營國瑞堂制藥所有產品。國瑞堂最重頭產品當屬國家一類新藥康瑞欣(注射用頭孢他啶/他唑巴坦鈉=3∶1),3∶1比例的復方只有海南國瑞堂一家生產,并有多年的保護期,數年內市場上不會有同樣比例的復方,是全國獨家品種。
而祥云藥業旗下則擁有小兒腹瀉散、清熱解毒口服液等多個優質產品,其中包括部分全國獨家品種和國家中藥保護品種。
“通過一系列資源整合完成后,康芝藥業產品結構將得到調整,也是其解決‘尼美舒利’危機的明智舉措。”上述醫藥分析師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