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創辦人燕樹林都在為規范我國乳腺X線攝影做著各種努力,但目前狀況仍不盡如人意。
不久前,一場名為“中國百萬婦女乳腺普查”的工程,因為采用了目前各大醫院普遍使用的CR(計算機X線攝影系統)技術,而遭遇全國多名專家的質疑。由于監管空白而導致的乳腺X線攝影領域混亂狀態,讓包括燕樹林在內的專家們有些無奈。
危險的檢查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最嚴重的疾病之一,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基于1997年至1999年的乳腺癌流行病學最終的監測結果顯示:大約有八分之一的美國婦女在她們的一生中會患乳腺癌(約13.3%)。
在對我國國內大城市進行的一些長期普查和追蹤結果顯示:15年內,每100名婦女中即有1人患乳腺癌。這個結果大大超出了早期的發病統計,但的確是與國外伴隨生活富裕等因素乳腺癌呈高發趨勢一致。
乳腺X線攝影作為目前已知最好的影像方法被各國廣泛用于乳癌早期診斷中。但它不是最完美的,在檢查過程中,被檢者會受到一定的放射輻射。CR技術由于具備數字影像的優點,目前被各大醫院放射科廣泛應用于各類檢查,同樣也被使用于乳腺疾病的檢查上。
但北京市疾控中心輻射防護與影像質控專家杜國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乳腺是人體中對影像攝影質量要求最高的部位,但乳腺同時又是對X線輻射最敏感的組織,所以為檢測乳腺疾病而進行乳腺X線攝影時,對輻射劑量要特別注意。
在美國,普通CR是被排除在乳腺檢查之外的,因為如果輻射過大,反而會誘發乳腺癌,目前只有日本一家公司生產的高端乳腺CR系統通過了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嚴格的認證,成為唯一被允許在美國用于乳腺癌普查的CR。
“國外把乳腺X線攝影作為一個特殊的領域處理,其對人員準入等都有嚴格的要求,甚至將其立法。但在我國,乳腺X線攝影卻被歸于普通放射檢查之列,現在二級以上的醫院都有這樣的診斷檢查,甚至還被用于主要針對健康人群的乳腺癌篩查項目上。”燕樹林對記者說。
高利潤驅使下的混亂
事實上,國內各大醫院對于乳腺X線攝影的管理相當混亂。杜國生告訴記者,去年,北京衛生監督所等依照美國MQSA(乳腺X線攝影質量標準法案)的評價體系,對總計63套乳腺X線攝影設備進行抽查,結果顯示只有一家醫院符合規范。其中問題最嚴重的就是CR,總計31套用于乳腺攝影的CR,絕大多數根本不能在安全劑量內達到診斷級別的影像。
“其實每個企業在生產CR的同時,都配備一套質量控制的軟件和硬件設備,但由于購買這套設備至少需要10多萬元,所以北京沒有一家醫院購買。”杜國生說。
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乳腺CR的大夫或技師技術培訓不夠,其在檢查過程中往往采用加大輻射劑量的方式來獲取高分辨率,而這樣導致的結果則是被檢查者接受了過多的射線,反而誘發了癌癥。這也成了專家呼吁喊停“中國百萬婦女乳腺普查”工程的主要原因。
然而,各大醫院仍然熱衷于使用CR進行乳腺疾病檢查,而其背后的高利潤不言而喻。
根據北京物價局1999年的物價標準,一家三甲醫院拍攝一張CR片的費用為193元,進行乳腺或其他疾病檢查至少需要拍4張片子,而一臺最便宜的普通CR只需要60萬元,這也就意味著一家醫院在半年內就可以輕易收回成本;如果選擇安全性高的專業乳腺CR的話,成本回收周期將延長3~4倍。也許,這正是混亂背后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