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限價藥8個“變種”全公示
本報訊(記者孟為) 記者在市發改委網站昨天發布的《關于頭孢丙烯、夏枯草膠囊等藥品擬定價格方案的公示(征求意見)》中,看到一種限價藥品居然一次列出8種劑型。
《關于頭孢丙烯、夏枯草膠囊等藥品擬定價格方案的公示(征求意見)》中,有48種西藥和11種中成藥的擬定價格向社會征求意見。與之前的藥品價格方案公示一個藥品只有一個規格不同,這回公示名單中不少種藥品都同時有多個劑型,如左氧氟沙星注射劑有5種,阿司匹林注射劑分成凍干粉、溶媒結晶粉等6種,而羅格列酮片劑更有8種劑型之多。這種情況在過去實不多見。
記者了解到,由于政府對藥價實行最高限價,為此藥品生產廠家絞盡腦汁躲避限價政策,比如對某種200ml劑型的藥進行限價,廠家就改產300ml劑型的;對某種藥的噴劑進行限價,廠家就改為生產凍干粉的。
“臨床常用的就那么幾種藥,許多劑型都用不著。比如低分子肝素,市面上規格有10多種。有的甚至是4100、4200這樣非整數單位的。而臨床常用的就是2000、4000、6000單位三種,別的劑型很少能用到。”著名的神經內科專家、天壇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擁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很顯然,有些劑型的出現并非臨床需要,而完全是生產廠家在躲避限價政策。反過來,為堵漏洞,政府部門將更多的劑型列入限價名單。
一種藥品可能存在無數劑量種類,所以盡管一次公示8種劑型,也難以“一網打盡”,這樣的管理方法只是權宜之計。有人建議,有關部門是否可以設定某一劑量區間,為其規定統一價格。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變被動局面。
不過,王擁軍認為:“目前藥價虛高,與藥品品種數量過于龐大有很大關系,國內有醫保和基本藥品兩個目錄,有的藥這個目錄沒有那個有,加起來有三四千種藥,遠遠高于國外藥品目錄數百種藥的水平。這樣很容易造成用藥的混亂。”他建議,應該盡快合并兩個目錄,大大縮減藥品品種數量,堵塞藥價虛高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