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給病人使用過的輸液器及塑料藥水瓶,一般來說,應該送到由衛生行政都門指定的地方處理。然而,昨天記者在南京城北某三甲醫院采訪時意外發現,這家醫院急診室的護士,竟將大量病人使用過的輸液器及塑料藥水瓶賣給一個塑料加工廠,生產人們日常生活用的塑料盆、碗和筷子等生活用品。
這一買賣經過,被快報記者逮個正著。
現場目擊:
急診室過道買賣醫療垃圾
昨天下午,記者在這家醫院采訪時,在急診室的過道上遇到這樣一幕:
一名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正在將大量病人使用過的塑料藥水瓶,裝進一個特大的蛇皮袋里。還沒等中年男子把塑料藥水瓶裝完,突然從急診室輸液室工作站走出一名個頭不高、看上去胖乎乎的小護士。這名小護士從口袋里掏出一張5元錢,迅速遞給了中年男子,而后走進了輸液室的隔壁房間里。
這一幕顯然非常令人費解:為什么護士要給中年男子5元錢,難道這背后隱藏什么秘密?正在記者感到奇怪時,站在旁邊的一位抱著孩子、準備看病的張姓婦女,恰巧看到了該護士與中年男子交易的經過。她向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你不知道,剛才那名護士把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全部賣給了那個中年男子,每個塑料藥水瓶賣0.12元,護士一共收了中年男子240多塊錢。”
此時,記者仔細數了數,發現急診室過道上共堆有13個蛇皮袋,每袋至少裝有上百個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
買者聲稱:
醫療垃圾制成碗筷進超市
為了搞清中年男子與醫院的關系及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流向,記者與中年男子開始套起了近乎,并聲稱自己與一家大醫院關系密切,每天有許多病人使用過的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準備處理掉。
中年男子一聽,頓時來勁了:“你們醫院在什么地方?我們上門看看,如果行的話,可以談一談。”“這些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能干什么用?”記者裝著一竅不通的樣子問中年男子。該男子不慌不忙地說:“不瞞你說,我把這些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都運到建鄴區一家加工廠,再把它加工成塑料盆、碗和筷子等生活用品,然后再送到超市賣掉。”
就在記者與中年男子交談的時候,一名護士好像發現了什么,并把中年男子拉到一邊,低聲說了幾句話,調頭走開了。而中年男子看了看記者后,拔腿就跑。
院方反應:
護士長否認將醫療垃圾賣掉
據了解,這些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均是病人使用過的,而且屬于醫療廢棄垃圾,根據省市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應當由專門的醫療衛生管理部門回收處理。
記者立即將那名護士把病人使用過的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賣給中年男子一事,向該院急診室護士長做了通報。然而,該護士長并沒有重視,相反對記者這一說法進行了否定。并聲稱,她們急診室沒有護士將堆放在急診室過道上的廢棄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賣掉。在此情景下,記者當場指認了那名小護士與中年男子交易的經過,該護士長才承認有這么回事。
同時,該護士長居然辯稱自己部門把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賣掉是合法的,還特地拿出了一份國家衛生部轉發江蘇省衛生廳的電傳,指出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不屬于醫療廢棄垃圾。
門衛透露:
神秘男每隔幾天收次垃圾
昨天下午,當記者走出醫院時,一名門衛向記者透露,那名中年男子每隔兩三天來一次醫院,到急診室將大量的藥水瓶和輸液器拖出醫院。至于廢棄的醫療垃圾拖回去加工成什么,這名門衛不是很清楚。
對于塑料藥水瓶和輸液器是否可以由個人回收處理,南京市衛生局一名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依據國家、省、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對于醫療機構內,在給病人使用過的針頭、針管、紗布、綿花、繃帶、輸液器、藥水瓶等,均屬于醫療廢棄垃圾,必須由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回收、處理。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回收、處理醫療廢棄垃圾。如果醫療機構擅自處理醫療廢棄垃圾,將依法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