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利(中國)的官方網站上,400g的紐崔萊蛋白質粉標價282元;而450g的蛋白質粉在其美國網站上僅售30.75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元)
洋品牌近期開始紛紛漲價。7月5日起安利上調紐崔萊的27款保健品價格,平均漲幅達11%。與國內上漲后的高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在美國市場上的廉價。對此,中國保健協會事務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孫樹俠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采訪時說:“國家發改委物價局等部門應該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給一個說法。我希望整頓一下以后,價格相對還是要降下來。”
安利、完美等外企率先發難漲價 成本壓力再成原因
一則關于紐崔萊產品漲價的通告聲明稱,因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物價水平提升,企業生產管理成本也在全面上升。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安利公司決定自2011年7月5日起調整27款紐崔萊營養保健食品售價,平均漲幅約在11%左右。
除安利紐崔萊外,如新、完美等保健品企業也均在上半年完成了價格調整。完美產品的漲幅從2%~8%不等;如新的茶沛膠囊每瓶從510元漲到了525元,君沛膠囊每瓶從285漲到了305元。
原材料價格上漲再一次成為產品漲價的理由而映入人們眼簾。據羊城晚報6月26日的消息稱,安利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CPI漲幅持續走高,原料、能源、物流、人力資源等成本不斷上漲,導致企業生產管理成本全面上升,難以單獨依靠內部消化來應對成本壓力。此次調整價格也是為了確保紐崔萊產品品質以及公司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同時,安利方面強調稱,紐崔萊自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13年中只上調過一次價格,今年則是第二次提價。
幾乎所有企業對于漲價原因的口徑更是保持一致:原材料上漲,人力成本增加,研發投入、營銷活動花費較多,物流成本上升等。廣東金融學院副教授許巍也認為,這些成本的上漲使得企業利潤被壓縮。
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孫樹俠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外資企業)說現在的關稅比較高,各種農產品原料的也在提高,所以認為應該提價。我覺得還是應該引起國家發改委物價局等部門的關注,進行調查給一個說法。”
廣東省保健協會秘書長張詠也認為,鑒于保健品是市場自主定價,存在商品價格遠遠高于價值的不合理現象。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進行調節,比如出臺保健品的指導價,市場上的保健品價格不得超出指導價等措施。
同產品國內外價格相差近1倍 原材料漲價被疑為借口
據新京報3月25日的消息稱安利在華營業額達到了32億美元,同比增長9%,創下歷史新高。因此,有專家質疑如此高的營業額,完全有可能將成本壓力在企業內部消化。
中國食品飲料網6月24日發表文章稱: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營養品毛利非常高,可能打到幾倍甚至是十幾倍,雖然目前的原材料和運輸等成本有所提升,但并不影響到安利保健品的獲利,因為安利的成本投入主要是用在了前期的營銷費用上,安利漲價難逃變相促銷的嫌疑,過高的漲價只會導致一部分顧客的流失。
據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利(中國)的官方網站上,400g的紐崔萊蛋白質粉標價282元;而450g的蛋白質粉在其美國網站上僅售30.75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元)。同樣的產品,相比中國不僅便宜了近一半,而且多出50g,可謂是“量多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