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曉琳 林晨音 范維
冬蟲夏草色澤單一
亞香棒蟲草,蟲體上有白斑
亞香棒蟲草冒充冬蟲夏草 何首烏染黑顏料 杭白菊加淀粉蒸制 豆粉和魚肚膠制仿生燕窩
加料還染色1/3中藥被曝摻假
香港媒體今晨報道稱,農歷新年將至,港人北上選購中藥材送禮的越來越多。不過,廣州市藥學會的中藥鑒定部警告稱,近年在供研討用的中藥樣品中發現三分之一有質量問題。
專家稱,常見中藥如柴胡、冬蟲夏草中不乏偽品,何首烏、杭白菊、川烏中也會“加料”增重。而仿造名貴中藥蓄意造假的更是不勝枚舉。
廣州市藥學會中藥鑒定部自2002年至今,共收檢中藥研討品種7967種次,其中有來源、采收、加工飲片等質量問題的2676種次,占總數的33.6%。
該機構專家介紹,這些不合格中藥的質量問題主要有三大類:
第一類主要是藥名名實不符,有偽品。拿柴胡來說,國產的有59種,其中最常見的造假就是把“竹葉柴胡”當做柴胡入藥。還有造假商家用“亞香棒蟲草”來冒充冬蟲夏草。
第二類主要是中藥的加工炮制過程中違反規定“加料”,比如在何首烏、川烏、天南星中非法加入黑顏料作炮制品,杭白菊加入淀粉蒸制,一舉可增重38%。
另外還有仿造名貴中藥,蓄意造假。如用豆粉加魚肚膠等制成“仿生燕窩”,或者以骨渣、面粉、色素加上牛、鼠尾片制成“鹿茸片”。還有把已浸提藥效成分的飲片渣作生藥出售,如連翹、西紅花、厚樸等。
文/記者 尹曉琳 林晨音
上午追訪
三分之一中藥摻假數字偏高
“竹葉柴胡肯定是不能起到與柴胡相同的藥效,因為所含成分不同,而亞香棒蟲草我們都沒有聽說過這種東西。”西苑醫院藥劑科高善榮副主任上午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說。
“三分之一中藥有問題的結論指的是樣本量,現實中銷售的中藥問題沒這么嚴重”,廣安門醫院藥劑科楊響光副主任表示,老百姓無法鑒別中藥的真偽,到正規醫院開藥,是避免買到偽劣飲片較好的方法。
在談到中藥飲片的炮制規范時,兩位中藥專家都表示,每個地區都有相關的炮制規范,如北京地區就有 《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因此在醫院藥房購買中藥飲片就不會存在亂添加的問題,摻假率也沒有1/3這么嚴重。
此外,兩名專家均表示,一些名貴中藥,在市場上偽劣、假冒的情況確實比較多見。不過在大醫院中,一般情況下,醫生很少使用名貴藥材。即使是使用像冬蟲夏草等,也都有大型飲片廠的質檢報告,因此質量都是可以保證的。
文/記者 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