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藥企高管建藥價查詢網站,出廠價和零售價能差多少? “降藥價”網揭真相
“藥品底價查詢網”成為近期論壇、微博關注的焦點。
網站公布了14100多種藥物的出廠價、零售價,因兩個價格間存在的巨大差距,一時間令網民沸騰。
記者注意到,公布的藥品中,出廠價與零售價的價格相差五六倍是普遍現象,而加價十幾倍的也并不鮮見。一家遼寧企業生產的依托紅霉素顆粒,出廠價為1.9元,零售價一下子就漲到了18.96元。
12月14日一整天,“藥品底價查詢”網站都無法正常登錄,一天上百萬的訪問量,讓只租用了一個服務器的網站基本處于癱瘓狀態。不過,網站的創始人衛栢興(化名)和他的團隊卻非常興奮,因為這至少說明,他們吸引了足夠多的關注。而有了關注,網站降低藥價,惠澤百姓的愿望,就向前邁進了一步。
降藥價網站
近日,在國內諸多論壇和微博上,一個名為“藥品底價查詢”的網站聲名大噪。
12月14日,記者通過搜索引擎,找到了這家名網址為“http://www.jiangyaojia.com/”的網站。網站登錄速度異常緩慢,其間多次顯示登錄失敗,耗時接近半個小時之后,記者才成功登入藥品界面。網站主頁上赫然寫著“中國藥品調查報告”幾個大字。網站宣稱要“還原藥價真相”,同時也呼吁要“主動拒絕高價藥”。
進入網站主頁,網頁左側邊欄提供了按藥品名稱和按字母檢索的搜索功能。右側則是藥品的具體信息,包括藥品的商品名、通用名、國藥準字、規格、供貨價、零售價和生產企業等,十分詳細。
網站的第一頁登記了15鐘藥品的詳細情況,其中出廠價高過10元的,僅有2種藥品,最高價格為16元;低于5元的,多達12種。但零售價低于10元的藥品僅剩下了2種,原本單價16元的“氨芐西林丙磺舒顆粒”,零售價為75.6元,接近出廠價4倍,而這樣的加價水平,成為普遍現象。記者在網站中發現,一家遼寧企業生產的出廠價僅為1.9元的依托紅霉素顆粒,零售價漲到了18.96元,是出廠價的10倍。
記者走訪了沈陽多家藥店,查詢到了多種藥物的價格,但是由于“藥品底價查詢”網14日全天都處于癱瘓狀態無法查詢,無法對比。
行業“公敵” 網站為良心而建
網站創始人衛栢興,40歲出頭,曾是北京某醫藥企業的高管,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對醫藥行業的價格內幕有深刻的了解。之所以要決定建立這樣一個堪稱“破壞規矩”的網站,衛栢興提到了兩個字——“良心”。但是真正促使衛栢興不惜成為整個醫藥行業“公敵”的,是一個偶然事件。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腦袋里長了個瘤,良性的。為了治病,帶孩子來北京,花了幾十萬,病最終也沒有治好。一個挺好的家庭,就這么一貧如洗了。這件事讓我感觸很多!”
今年9月份,衛栢興開始籌建網站,12月1日網站開通,目前由12個人組成的團隊負責網站運營。此前,網站已經獲得ICP許可,是經過正規審批的合法網站。
通過努力 希望促藥品降價
衛栢興說:“很多人把降藥價的希望,寄托在醫藥體制改革上。我認為,單純依靠政府降藥價,難度很大。所以就想著通過民間的力量,來做一些努力。”
“現在社會上都在抱怨藥品很貴,有了這樣一個網站,我希望會給藥店和醫院形成壓力,促使藥品價格下降。當然了,如果銷售企業不降價,我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但至少,讓普通消費者有個知情權。”
衛栢興的另外一個愿望就是,建立一個平臺,患者可以將病歷通過網站公布,然后邀請一些專家為病歷的醫藥費做鑒定,爭取用最少的錢治好病。
衛栢興認為,如果這兩件事情都做成了,那么對于中國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自掏腰包 網站拒商業合作
至今為止,網站的所有運行費用都來自于衛栢興自己的積蓄。
衛栢興說:“網站不想和商業沾上關系,當然我也知道這樣會很難,不過前景怎么樣我沒想那么遠,能撐多久就辦多久吧!”
另一方面,網站開通后,衛栢興一時間“眾叛親離”。他說:“身邊所有的朋友都極力反對我,說我一下子把藥品企業和相關的監管部門,都推到了風口浪尖。我也知道,開這么個網站,是福是禍不知道,但是既然決定了,肯定會堅持做下去。”
因為觸及了一些醫藥企業的利益,甚至有人打電話,要求在網站上刪除該公司藥品的相關信息。如果限期不刪除,會讓衛栢興的網站關閉。衛栢興對此見怪不怪:“開通之前就想到有這么一天了。”
衛栢興說:“我也知道,我這么做,似乎很不符合邏輯。我不管別人怎么看,我覺得事情做好了,哪里都有朋友,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回報了!”
本報高級記者 高寒冰 攝影 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