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會導致結腸黑變病 是否致癌尚無定論
女報8月19日訊(記者 章樂)
18日,微博“@吳興川”發帖稱,連續服用一年的蘆薈膠囊會導致結腸黑變病,并附上一張正常結腸、一張發黑結腸的對比圖片,稱第二張圖“在每一家現代化醫院胃鏡室數據庫里都很常見”,是“吃一年蘆薈膠囊”后的結果。微博一出立刻引發不少女性網友的關注和擔憂。
見到網友廣泛關注,19日中午14時許,“@吳興川”又轉發了方舟子《常用中成藥的真相——— 排毒養顏膠囊》一文。該文稱,排毒養顏膠囊其實是瀉藥,其成分為大黃和芒硝。大黃中含蒽醌、二蒽酮類及其衍生物,長期服用蒽醌類瀉藥可致肝硬化和電解質代謝紊亂,是導致結腸黑變病的主要原因,并且該成分具有肝毒性和腎毒性。
實名認證為301醫院主任醫師的微博網友“孟慶義醫生”補充道:“結腸黑變病是結腸黏膜色素沉著的病變。癥狀有便秘、腹瀉、腹痛、腹脹、肛門墜脹。其發生是與濫用大黃(含蒽醌類藥物)類的瀉藥有關。”
很多女性網友留言表示挺擔心。“@可愛的米粒寶寶”稱,一名長輩就“栽”在這類排毒藥品上,后來甚至轉成了腸癌。更有網友稱,長期服用含有蒽醌類輕瀉劑的中藥或成藥制品、以番瀉葉為成分的減肥茶甚至是果導片也會導致結腸變黑。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早在2006年1月,解放軍291醫院肛腸科醫生海燕、謝繼慶和魏卿就曾發表過題為《蘆薈膠囊致全結腸黑變病樣改變2例》的論文。論文中詳細論述了兩名患者因長期服用蘆薈膠囊導致結腸黑變病的情況,并分析稱膠囊的主要成分蘆薈中含有豐富的蒽醌類化合物,容易沉著于腸黏膜,造成腸黏膜變黑。
濟南市立五院內科醫師翟增云接受都市女報采訪時也說,排毒養顏膠囊和復方蘆薈膠囊中都含有蒽醌類化合物,長期連續服用含此成分的藥物會造成結腸黑變病。但目前沒有醫學研究證明結腸黑變病與腸癌有直接因果關系,只能說結腸黑變病會造成結腸腺瘤,后者可能會發生癌變。
還有醫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復方蘆薈膠囊中含有朱砂,其中的汞成分會對身體造成較嚴重的損傷,“一片0.5g的復方蘆薈膠囊中汞含量為0.8mg,連續服用至體內積蓄100mg汞后,會引起汞中毒,傷害中樞神經系統,造成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