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再陷質量危機
強生將面臨美林事件所帶來的對其美林產品銷售的影響,與此同時,百年強生的品牌形象或再度受挫。
新金融記者 陳一昀
原因尚不明確
近日,有關外媒報道并經國內媒體轉載的“服用強生布洛芬致7歲美國女孩薩曼莎全身90%皮膚灼傷、最終雙目失明”的相關報道將強生再次推向風口浪尖。
事實上,布洛芬為藥品的通用名,強生布洛芬在華銷售的商品名為美林。
報道內容顯示,該事件發生在2003年,事發后,薩曼莎的父母以強生沒有明確告知藥品不良反應為由將其告上法庭。2013年2月14日,法院裁定,強生應對薩曼莎及其父母賠償6300萬美元。
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政府事務與傳播總監呂晶就此事發給新金融記者的聲明稱,對于媒體報道所述之案件,美國強生公司正在考慮通過法律途徑,包括在必要時提起重審,及對該案判決提起上訴。
對于強生有無明確告知藥品不良反應的訴訟理由,強生方面表示,兒童布洛芬產品說明書中,明確警示消費者——布洛芬可能會引起嚴重過敏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咨詢醫師。并且布洛芬說明書是經過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的簡稱)審核批準的。
具備美國執業藥師資格、現任北京大學藥學院講師的藥學博士王天晟告訴新金融記者,目前FDA對布洛芬的副作用嚴重警告(Black Box Warning)包括其對心血管系統和腸胃系統,暫無其他方面的嚴重警告。也就是說,該美國女孩所產生的皮膚灼傷及雙目失明并不在FDA嚴重警告的副作用范圍內。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工作人員吳窮分析說,布洛芬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藥物,已經使用很多年,安全性也已被證實,“只不過藥品在不斷發展的科學面前,會有不同的、有利或者不利的新功效被發現,像阿司匹林已經使用了100年,它不斷被證實有新的療效出現,同時也有一些腸胃的副作用出現。”
至于導致如此嚴重后果的原因,強生在聲明中表示,案件中的癥狀極為罕見,其發病原因尚不明確。
王天晟表示,一般來說,藥物不良反應可分3種:一為過敏反應,占10%-20%,比如對磺胺類藥物的過敏;二為特異質反應,占5%,指個別人對某種或某類物質具有無法預測的反應;三是可預測的不良反應,占70%-80%,如服用阿片類鎮痛劑后的嗜睡副作用。
就強生美林事件而言,上述情況中,王天晟表示屬于第2種特異質反應。并且,他認為,發生在該美國女孩身上的遭遇“實在是小概率事件”、“非常罕見”。
王天晟進一步說明,抗菌類藥物如磺胺類和青霉素類、抗癲癇類藥物如巴比妥類也“可能導致該過敏現象,(該過敏現象)不是布洛芬專屬的副作用,有特殊過敏體質的人服用上面提到的藥物后都有產生該現象的微小可能性”。
銷售或受影響
由于對當事人所造成的身體傷害極為嚴重,強生美林事件一經公開,便引起廣泛關注。有網友通過微博透露出對兒童用藥的擔心,還有家長表示考慮到自己孩子是過敏體質,以后會避諱布洛芬,但也有不少網友及醫學界人士認為該事件屬于個案,與個體差異有關,無需太過擔憂。
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許玲妮表示,國內兒童解熱鎮痛藥主要有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尼美舒利、復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其中尼美舒利曾是國內制藥企業生產兒童解熱鎮痛藥的主要成分,一度占據70%左右的市場份額。但在國際制藥企業的兒童解熱鎮痛藥中,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用得比較多。
尼美舒利在國內的主要生產企業是康芝藥業,所對應的商品名為瑞芝清。2010年11月,尼美舒利被報道用于兒童退熱時,可產生極大的副作用,6個月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說明書,并禁止尼美舒利口服制劑用于12歲以下兒童,瑞芝清銷售額因此下滑。
安邦咨詢醫藥行業研究員夏慶表示,瑞芝清銷售額的下降讓出了不少空間給其他兒童解熱鎮痛藥,包括美林。據2009年數據顯示,美林銷售額為4.4億元,占兒童解熱鎮痛藥市場的14.3%,排名第二,僅次于瑞芝清的18.2%。夏慶據此推斷,目前美林年銷售額在5億元左右的概率較大。
據王天晟介紹,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都是兒童退燒首選,而相比之下,對乙酰氨基酚更安全,它被FDA批準用于新生兒、嬰兒和兒童,而布洛芬只能用于大于6個月的嬰兒和兒童,“雖然小于6個月的新生兒盡可能不用藥,但必須用時,對乙酰氨基酚比布洛芬安全。”
近年來強生頻發多起藥品、醫療器械和嬰兒護理品的召回事件,在消費者中的口碑欠佳,即便此次美林事件發生在10年前的美國,此時的強生在中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輿論影響,繼而導致其品牌美譽度再次下挫。
呂晶在2月18日向新金融記者表示,此次事件不會對該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產生影響,“它是一個藥品的不良反應,不會有影響。”但從隨后幾天的輿論導向及各媒體走訪藥店的實際情況來看,并不樂觀。
盡管藥監局還沒有下發停售美林及布洛芬類藥物的通知,藥店仍在正常銷售該類藥物,但美林已不是藥店首推的兒童解熱鎮痛藥。此外,雖然部分藥監部門已對外表示尚未監測出布洛芬導致的類似嚴重事件,但據夏慶了解,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密切監測布洛芬類藥物的使用情況,一旦有重大不良事件發生,會第一時間公布。
從目前的動向來看,“短時間內美林或布洛芬類藥物的銷售會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夏慶分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