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華仁醫院中藥房,藥商將一袋藥往中藥室的儲藥箱內倒,左邊醫生正在核實登記藥品的名字數量。新京報記者 大路
《冒牌同仁堂中藥滲入醫保定點醫院》追蹤
新京報訊 (記者石明磊 劉保奇)昨日,針對安徽亳州藥商將大量藥材以“同仁堂”名義包裝,發售到北京醫保定點醫院華仁醫院一事,北京市藥監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兩部門已介入調查,目前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此外,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稱,亳州市藥監局已開始對中藥材市場進行全面排查。
華仁醫院中藥房已停止售藥
昨日下午3時許,位于朝陽區垂楊柳中街的華仁醫院四樓院長辦公室內,3名身穿藥監局制服的工作人員正在查閱醫院賬目、單據等資料。醫院一名負責人正配合工作人員進行筆錄。工作人員稱,他們正在對華仁醫院購買假冒“同仁堂”包裝中草藥一事進行調查。
華仁醫院一名負責藥品管理的負責人代表醫院接受采訪稱,假冒“同仁堂”中藥材事件被新京報披露后,醫院主動聯系朝陽區藥監局,接受檢查。昨日上午,朝陽區藥監局一名負責人帶隊來到醫院開展相關工作。目前,醫院中藥房已暫停售賣。
“我們上午也嘗試聯系了向醫院售賣中藥材的李姓藥商,但電話一直打不通,人也找不到了”,該醫院負責人稱。
記者隨后撥打藥商馬小非的電話,發現對方已關機。
對于醫院是否明知是假冒“同仁堂”中藥材,仍故意采購,采購時是否查驗過藥商資質、藥材產品檢驗報告等證明、與亳州藥商交易具體數量金額等問題,該負責人一再拒絕回應,“我們把所有的票據、賬冊等資料,都交給了藥監局調查人員,由他們做出結論公布結果。”
昨日,新京報將記者全程跟蹤冒牌“同仁堂”中藥材進入華仁醫院時所拍攝的視頻與報道同期發布,但對于該視頻,該醫院負責人一再拒絕觀看,“看不看要問問院長再說。”
藥監稱資料數量大調查需時間
昨日下午5時許,北京市藥監局針對假冒“同仁堂”中藥材進入醫院一事回應稱,藥監部門對于此事的調查仍在進行中,因調查人員所需查閱的單據、資料數量較大,調查仍需時間。
新京報記者此前調查時發現,因華仁醫院為醫保定點醫院,假冒“同仁堂”中藥材進入醫院后,患者可用醫保卡購買部分醫保范圍內藥材。
針對此問題,昨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人保局也已介入調查此事,“我們的調查處理需配合藥監局進行,如果認定售賣假冒藥品是醫院的主觀行為,醫院將受到嚴處,甚至會取消其醫保定點醫院的資格。”
進展
亳州將排查無資質中藥企業
針對新京報報道馬小非私自包裝“同仁堂”中藥材,流向北京醫保定點醫院華仁醫院。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責任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廣友稱,假冒“同仁堂”中藥材的事件,此前亳州也發生過,而同仁堂也早已成立打擊假冒同仁堂的部門,但藥商們包裝、運輸比較隱秘,查處較難。
徐廣友說,媒體曝出北京出現假冒同仁堂中藥材后,北京同仁堂總部已向亳州市藥監局反映情況,目前亳州市委市政府和藥監局已經介入調查。
徐廣友稱,亳州市藥監局將對中藥材市場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對象是中藥材市場的無資質企業和個體戶。
因為假同仁堂的中藥飲片真假難辨,徐廣友表示,醫療機構或消費者采購同仁堂中藥材時,應仔細辨別同仁堂各種資質、包裝袋上的生產批號、公章和生產日期等。
回應
同仁堂 藥商不可能有正規稅票
此前調查中,亳州多名藥商透露,他們不僅能私下包裝同仁堂中藥材,還能包裝其他知名品牌的中藥材,“同仁堂的稅票也能開,須加價10%,但至少購貨20萬,不然開不了。”
對此,徐廣友稱,同仁堂管理嚴格,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一些藥商絕對不可能拿到正規飲片公司的稅票,而正規飲片公司和藥商出售、購買出售稅票,也是一種違法行為,“我懷疑只是藥商隨口說說,欺騙外地客戶。”
對于正規中藥企業采購、供貨流程,徐廣友說,就亳州同仁堂而言,他們向全國各地采購地道的中藥材,藥師前去鑒定。藥材拉至亳州生產商后,進行專業切割和炮制,然后包裝中藥材,再對藥材含量、切割機器等進行檢驗。檢驗后,亳州同仁堂向北京總部藥材中心供貨,再由北京同仁堂向北京市場發貨。
(新京報 石明磊 劉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