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家叫“渝華”的民營醫院頻頻見諸報端――短短15天,2臺剖腹產手術奪走2個準媽媽的生命。對此,重慶醫科大學教授馮濤男說:“其中有一個矛盾,即大多數民營醫院希望盡快回本、急功近利和主管部門監管功能不足。
連日來,一家叫“渝華”的民營醫院頻頻見諸報端――短短15天,2臺剖腹產手術奪走2個準媽媽的生命。
10月14日,一位42歲的高齡產婦在這家醫院剖腹產后兩天,突然死亡,醫院以40萬元賠償私了;10月30日,29歲的段燕在這家醫院剖腹產后大出血,因醫院沒有準備急救血漿,盡管轉院至市急救中心,仍在搶救無效后死亡,醫院同樣以40萬元賠償私了。
昨天,來自市衛生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最近數月,接到的醫療投訴中有半數是針對民營醫院。同時,民營醫院也是每年醫療糾紛投訴的重點。
此時,人們不禁想問,民營醫院到底怎么回事?那些悲劇源自巧合,還是必然?
市民眼中的民營醫院:
“我以為他們都是男性專科和婦科”
重慶長江大橋。工人們正忙著撤下某民營醫院的燈箱廣告。街頭散發宣傳資料的兼職人員在發完最后一頁傳單后,也結賬轉行……
今年,該院廣告投放量不足100萬元。
“早期,他們希望通過大規模廣告搶占市場。”重慶醫科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蒲川說,“但效果很差,沒給市民留下什么印象。”
不少市民說,民營醫院給他們的印象就是男性專科和婦科的代名詞。
的確,為與公立醫院爭奪市場,大部分民營醫院選擇了專科之路。但是,很多醫院舉步維艱。
為什么會這樣?蒲川認為,原因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大部分民營醫院的管理思路有問題;其二,技術實力難以得到充實,無法支持診療需要。
“太重視‘軟’服務,忽視‘硬’實力。”他認為,民營醫院太強調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非常溫馨,但這恰恰是‘硬’實力不足的表現。管理上把太多資源用于前者,沒有用于設備、人才、醫療水平等“硬”實力建設上。先天不足,加上后天缺失,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的實力差距越來越大。”
擺在監管者面前的課題:
“如何監管醫院的行醫行為”
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封存了渝華醫院的病史資料,對此事進行徹底調查。
現在,有一個問題是―――作為民營醫院的渝華醫院有沒有進行剖腹產的醫療水平?如果沒有,為什么他們又實施了手術?
對此,重慶醫科大學教授馮濤男說:“其中有一個矛盾,即大多數民營醫院希望盡快回本、急功近利和主管部門監管功能不足。”
舉例來說,對于時下流行的變性整形手術,主城多家民營醫院就表示:年齡不是問題、是否有無罪證明不是問題,只要你花10萬―50萬元,想變啥就變啥。
然而,衛生部《變性手術技術管理規范》卻明確要求:整形手術臨床患者要年滿20歲,術前要有當地公安部門出具的無在案犯罪記錄證明。
“當醫院急功近利時,一切都變得不是問題。”馮濤男說,一些醫院治不了的病也要醫,小病醫成大病,開高價藥,夸大其詞做虛假廣告。
對此,監管部門除了罰款,似乎拿不出更有效的辦法。
記者就此致電市衛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市衛生局只負責對100張床位以上規模的民營醫院進行監管,其余則由各區縣管轄。目前,相關管理辦法都是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民營醫院的未來困局:
“將來還會出現段燕悲劇嗎?”
面對事故頻發、誠信缺失等諸多問題,民營醫院該如何面對?段燕的悲劇是否還會重演?
對此,重慶愛德華醫院一位負責人表示:“要改變目前的狀況確實很艱難,但是也并非沒有任何希望。”
蒲川建議,要從兩個方面入手,改變這種狀況:第一,尋求較高水平的專家和先進設備;第二,提高誠信水平,推出真正讓患者放心的服務。此外,他還表示,監管部門不應該僅僅采取罰款的方法對民營醫院進行管理,更應該從技術指導等方面加以幫助。
有專家認為,我國目前醫療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在農村。因此,民營醫院還是擁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關鍵是要練好內功,增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