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的兒子今年5歲半,活潑好動的個性讓她非常頭疼。但近日,她碰到了一件更頭疼的事:為治兒子的好動,張女士花了1584元買了據說能治療小兒多動癥的“健兒貼”產品。沒想到兒子使用一天后,耳朵后面出現瘙癢和紅腫的情況。
黑名單上有“健兒貼”
6月19日她在少年宮門口接到一張關于治療小兒多動癥的“健兒貼”產品宣傳廣告。收到傳單后,張女士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帶著兒子去了宣傳單上的地址。“醫生給我們做了兩三個測試,然后得出的分數是41分,而30分以上就屬于嚴重多動癥了。”
張女士說,她以前也帶兒子去醫院看過,一直懷疑兒子有多動癥的傾向,當時聽到這個結果馬上就相信了。而醫生所說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沖動、任性等特征又和兒子的情況一樣,她更加確定了要試試這個藥。
據營業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磁療貼片貼于穴位上,每盒198元,一盒10貼。每次要貼在五個穴位上,2天換一次貼片,所以一盒健兒貼只能夠用2次。如果按治療多動癥計算,一個療程要2個月。
“我當時身上沒帶這么多錢,最后買了8盒,一共用了1584元。”張女士說,雖然覺得價格挺貴,但是一想到治療效果很好,她就爽快地付了錢。哪里知道,兒子使用一天后,耳朵后面出現瘙癢和紅腫的情況。張女士這才想起上網查查“健兒貼”的療效。搜索結果讓她大吃一驚。這款“健兒貼”早就被天津、福州、昆明等工商部門查處過。而且,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違法醫療器械廣告公共匯總》中,“健兒貼”也兩次進入黑名單,去年9月被廣東省藥監局在省內全面叫停。這下,張女士發慌了。
記者暗訪“健兒貼”吹鼓手
日前,記者找到了位于文二西路上的佐佑源大藥房,實地暗訪了一次。進藥店后,詢問是否有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藥品,店員指示說在二樓。二樓的布置看上去像是一個門診部,墻上貼著關于多動癥、抽動癥的相關宣傳資料。一位姓鮑的醫師自稱是中山醫科大學的客座教授。
根據包裝外的介紹,“健兒貼”(磁療貼)為中山醫科大學藥物開發中心授權技術研制生產,該貼連續不斷綜合刺激穴位,通過調解人體經絡網,誘發單鞍類神經遞質釋放,平衡大腦皮層的抑制與興奮,治療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沖動任性等癥。鮑醫師說,“健兒貼”有別于傳統的西醫治療,從根本上治療多動癥和抽動癥,2個月多動癥就能治愈,抽動癥則要3個月。
鮑醫師稱,在杭州三年中,“健兒貼”的有效率高達85%。“另外15%的情況,由于幾種原因造成,一是孩子年齡偏大;二是小孩本身智力比較差;再就是家長比較忙,今天貼明天不貼。”按鮑醫師的意思,只要排除以上情況,“健兒貼”有效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
“健兒貼”涉嫌虛假宣傳
浙江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生陳玉燕表示,外用藥對治療多動癥、抽動癥的作用是非常輕微的,不可能單憑外貼就能達到很好的療效,磁療品充其量只有微弱的輔助作用。
“這個‘健兒貼’我前幾年就聽說過,有些來我們門診看病的家長說,使用的效果不是很好。”陳主任強調,這個產品宣傳的2個月治療周期是不可能實現的。傳統治療多動癥方法需要1年到1年半。 “健兒貼”營業部判定小兒多動癥和抽動癥的診斷標準在陳主任看來,過于簡單。“上面列出的基本上可以說每個孩子,或者是成人都可能有這樣的情況。”陳主任說,多動癥的判斷,除了家長要日常觀察孩子的癥狀和行為外,醫生更要以專業的角度去觀察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填幾張表格就能做到的。
專家觀點治小兒多動癥不能僅靠藥物
據陳主任講,目前兒科對治療小兒多動癥采取的是綜合治療,一般是以西藥治療為主,輔助一些中藥,再加上行為治療,多管齊下。“一般來說藥物治療是一部分,行為治療也非常重要,單純的藥物治療是無法根治小兒多動癥的。”陳主任說,藥物治療只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而學習興趣、方法、自信心方面更多的是依靠行為治療。小兒多動癥的治療太早了不行,太晚了也不行。“6周歲前,孩子沒有讀書,很難斷定是否是多動癥,一般以心理行為治療為主。而6周歲以后,就可藥物介入了。”陳主任說,一般孩子在三四年級時,多動癥的表現會比較明顯,比如學習成績有明顯的差距,而這時治療也是比較恰當的年齡。一旦到了初中階段,再來治療多動癥就有點晚了。(汪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