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梁辰
實習生 張海林
近日,一名自稱是醫生的人發帖稱:準分子激光近視手術是醫學界最大的陰謀,雖然能在短時間內使患者提高視力,但術后視力下降和致盲風險極大。
帖子發出后,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它是否真如網友所說存在致盲危險?商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名詞解釋
準分子激光手術:就是用準分子激光通過對角膜瓣下基質層進行屈光性切削,從而降低瞳孔區的角膜曲率,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通俗說法就是把角膜當成一種透明材料,通過切削做成了一副鏡片),可矯正200度~2000度的近視。從目前臨床結果觀察,此手術是矯正高度近視眼常用的術式。
網帖
做過準分子激光手術 若干年后會變成盲人?
近日,網絡上流傳的一個帖子,在網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帖子名叫《醫學界的一個驚天陰謀——近視手術》,發帖人自稱是一名醫生,說凡是做了準分子激光手術的患者,若干年后將會有成為盲人或準盲人的風險。
發帖人稱,2002年3月,一位朋友在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做了LASIK手術,術后如愿地摘掉了850度的眼鏡。然而,一個月前,朋友視力竟大幅回退,且有不規則散光,后來到另一家醫院檢查,最后確診為圓錐角膜,治療的方法就是角膜移植。
記者登錄百度“準分子”貼吧,發現不少網友均出現術后視力回退、散光、眼疼等癥狀。
“我以后想去上軍校,才決定做這個手術,我爸爸當時并不同意,只是我一直要求。”河南理工大學自動化專業的肖濤花了4000多元做手術,半年后,視力開始出現模糊。“看了網帖后更是提心吊膽,眼睛成了心病。”
記者隨機采訪了10名做過此項手術的市民,其中8人稱,并不清楚該手術的風險。“醫院說技術很成熟,再說大家不都是這樣做的嗎?”
現象
暑期是近視手術高峰期 “已有300多人預約了”
每年高考一結束,鄭州各家醫院就會迎來準分子激光近視手術(LASIK)的高峰期。
“暑假很多學生來做這個手術,目前預約的已經有300多人了。”鄭州普瑞眼科醫院的QQ聊天員這么說。
鄭州二院黨辦負責人陳燕也表示,暑期是近視手術的高峰期,院里幾十位專家的手術都預約排滿了。
記者又詢問了河南省人民醫院等省內幾家大醫院,均得到類似回答。
“高考結束馬上要上大學了,做近視手術是為了摘掉眼鏡,以更帥的形象迎接大學生活。”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畢業生小磊說,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自己就迫不及待地做了近視手術。
而鄭州大學應屆畢業生張華說,最近,班里同學有人也做了近視手術,“有的是為了面試加分,有人是為了參加招警考試。”
專家
不能因個別案例否定該手術
對于網帖中“手術切削角膜組織后,角膜會逐漸變尖最終成圓錐形,后果是喪失視力”的說法,河南省人民醫院眼科視光學中心主任醫師龐辰久認為:這種情況可能存在。但是,出現圓錐角膜有很多情況,如有些人本身就有圓錐角膜,前期發展不是很快,做了手術之后才明顯了。
“做這種激光手術致盲的概率是萬分之幾。”龐辰久說,全世界每年做幾百萬個這樣的手術,不能因為個別案例就否定整個手術,任何手術的安全性都是相對的,而非絕對。
做手術要慎重,術后要正確用眼
龐辰久提醒患者:手術不僅僅是20分鐘的事情,患者要非常清楚手術中、手術后可能出現的情況。如果手術后,不正確用眼,那么即使是一個視力完全正常的人,眼睛也會出現問題,所以術后自我用眼保健也非常重要。 (感謝張先生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