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斯汀假藥案迷霧重重 上海阿瓦斯汀事件追蹤
本報記者 張漢澍 上海報道
上海阿瓦斯汀事件風波再起。9月22日中秋節當晚,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簡稱上海藥監局)發布消息稱,造成61名患者出現“眼內炎”等不良反應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注射所用藥物,經確認為假藥。
《華夏時報》曾在9月18日刊登的《上海阿瓦斯汀事件:揭秘公立醫院醫藥暗道》一文中指出,這種被用于治療直腸癌的抗癌藥被上海一些公立醫院廣泛用于治療眼病。在上海藥監局這次發布的消息中,就曝出了上海另一知名三級甲等醫院——上海瑞金醫院。
在此前的一周,有數位患者就曾向包括《華夏時報》在內的多家媒體爆料,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使用的阿瓦斯汀藥物來自上海瑞金醫院。
根據公開資料的顯示,上海瑞金醫院建立于1907年,是一家以燒傷、創傷、骨科治療著稱的三級甲等醫院,在2007年全國醫院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列第五。
9月20日晚,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阿瓦斯汀是自上海瑞金醫院瑞安腫瘤特需中心(又稱瑞安診所)流出的。記者翌日向該中心求證,但未獲得正面回答。
9月22日,藥品來自瑞安診所的說法得到了官方的證實,上海藥監局在通報中稱,將對涉嫌的瑞安診所和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立案調查。
記者調查了解到,上海瑞金醫院瑞安腫瘤特需中心是由上海瑞金醫院和香港安美癌科治療中心共同成立的中外合資醫療機構,地處瑞金醫院新門診大樓的20樓。其合資方香港安美癌科治療中心成立于2001年,主要業務為癌癥?茩z查及化療、放療,是香港上市公司香港興業國際集團下屬醫療機構。
上海百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李剛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如果該合資醫療機構擁有獨立法人資格,那么則應該由機構本身以及公司法人承擔相關法律責任。但如果沒有設立獨立法人,那么作為出資方的上海瑞金醫院則有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對此,記者通過上海市工商部門的企業查詢系統進行查詢,發現瑞安診所的正式名稱為“上海瑞安腫瘤診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冊資金為2000萬元人民幣,擁有獨立法人。
對此,李剛表示還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該醫療機構的醫師私自從事走私販藥活動,單位在并不知情也完全沒有從中獲得相關利益的情況下,機構本身無需承擔法律責任。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使用的阿瓦斯汀正是由瑞安中心的一位香港籍醫師轉賣給該院的一位副主任醫師的。由于該藥物在香港已正式上市,因此該批次藥品應該也是由這名香港籍醫師從香港帶入內地的。
但目前,該說法尚未得到相關方面證實。
與此同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下令,要求各級藥監部門加強對醫療機構使用阿瓦斯汀注射劑的監督管理,一經發現非法購入和非法使用阿瓦斯汀的,要依法處理,追查藥品來源。
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保守估計,全國至少有三十多家醫院開展使用阿瓦斯汀用于類似眼部治療或研究。而在上海地區,除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及上海瑞金醫院外,上海另一家以兒科診療聞名的三級甲等醫院——新華醫院也被曝出有使用阿瓦斯汀進行眼部注射。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瑞金醫院與上海新華醫院,這三家三級甲等醫院均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
一位熟悉醫療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上海交大醫學院擁有13家附屬醫院,數量之多為全國之最。該學院對附屬醫院處級以下(含處級)干部擁有直接的人事任免權,并負責附屬醫院的日常工作管理。
但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學院與附屬醫院的關系僅是停留在醫學院學生的臨床實踐與培養方面,醫院的診療方式、進藥用藥、醫生行為都是由醫院自行管理。
截止到本報記者完稿前,該次事故原因、事件定性,官方仍未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上海市衛生局的一位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如有結果將會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衛生局的網站上進行公布。當記者問及調查進展以及公布日期時,該官員表示目前尚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