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銀行客服漏洞更改收卡人地址 蘇州破獲跨6省新型信用卡詐騙團伙
法制網記者 丁國鋒
法制網通訊員 徐煒
想做生意,貸款辦不下來怎么辦?公司周轉不靈,手頭缺資金怎么辦?一年前,江蘇省吳江市的生意人王強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法——信用卡套現。
動了歪腦筋的王強沒想到,他一步步走進了“代辦高額信用卡”中介精心設下的圈套——信用卡沒有寄到他的手里,7萬余元的現金卻以他的名義從銀行透支出來。
報案后他才得知,這已不是一起單純的惡意信用卡套現的案件。隨著蘇州虎丘警方抓獲一個跨越全國6省作案的新型信用卡詐騙團伙,這些隱藏在幕后的信用卡惡意套現黑手浮出了水面,他們先后在蘇州、廈門、杭州等全國多個城市,冒用他人身份代辦信用卡,非法套現40余萬元。
動歪念“自投羅網”
王強在網上看到公開招攬“代辦高額信用卡”的小廣告,就通過QQ聯系上了自稱可以辦出信用卡的許華。許華暗示,他曾在銀行信用卡部工作過,有特殊關系,不僅保證能辦出3萬元到10萬元透支額度的信用卡,還承諾成功核批后才收取傭金,并且在QQ里留下了手機號碼。
不久,按照電話約定,王強帶著身份證、證件照與許華的同事小陳見面。見面后,小陳將他的證件照貼在一張蘇州市某單位的空白工作證上,隨后還領著王強去了6家銀行營業廳。在小陳的“指導”下,王強很順利地填好了申請表。
可這之后,王強想向許華打聽辦卡進度,對方的手機打不通了,QQ也聯系不上。
粗心的王強并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今年1月,銀行工作人員聯系上了他,稱其信用卡透支了兩萬余元,催其盡快還款。王強查詢得知,之前在3家銀行申請的信用卡透支額度都已經被人刷完了,總共欠下了5萬多元。
銀行客服成“漏洞”
江蘇省蘇州市公安局虎丘分局經偵大隊接到報案后,經過調查發現,案情遠不止這么簡單。
一家銀行工作人員反映說,2010年8月至9月,類似的事件已發生多起。申請信用卡后本人沒有收到卡,失蹤卡都是被他人以一筆接近透支額度上限的金額消費掉,這些辦卡人均聲稱不是本人消費。
警方隨即梳理出了5個類似持卡人資料,發現申請表上留下的地址都是單位,而這些單位實際上是作案人提供的。走訪后還發現,申請表上的單位、地址都是真實的,但這些單位卻從來沒有收到過信用卡郵件。
這些卡會寄到哪里呢?偵查人員突然想到,工作地址變動可以通過打電話給銀行客服修改單位地址的方式變更。經過查詢,這個猜測得到了印證:這些信用卡全部都通過電話方式更改過寄卡地址,而更改后的地址都是賓館等公共場所。
警方在偵查中又發現了另一個共同點:辦卡時對方讓每一個被害人都新辦一張電話卡,而提供電話卡的理由則是由他們代替被害人接聽銀行的核實電話。順著這一線索,警方終于在2011年4月25日,鎖定了廈門籍犯罪嫌疑人徐某和黃某。5月18日,蘇州警方分兩路遠赴廈門、廣州兩地,分別將犯罪嫌疑人黃某及其妻子羅某、犯罪嫌疑人徐某抓獲。并從黃某的住處和徐某的身上查獲大量的信用卡、假身份證以及用于作案的電腦、手機。至此,一個跨越全國6省作案的新型信用卡詐騙團伙全部落入法網。
作案手法環環相扣
警方在對《法制日報》記者分析案情時介紹,信用卡犯罪之所以出現了這一新的手法,關鍵是抓住了受害人個人信息保護意識缺乏的軟肋,加之當前信用卡發放中,不少銀行為了盲目達到市場占有率,建立了一些較為“隱秘”的售卡團隊,讓騙子有了可乘之機。
據犯罪嫌疑人黃某交代,他每到一個城市作案,都是事先在網上找好幾家當地的事業單位或者國營企業,到實地看一看,然后回廈門制作這個單位的假公章、假工作證、假證明等作案所需的資料。此后,假的單位電話就獲得了申請,被害人提供的真實的手機卡也成為了更改郵寄地址最關鍵的工具。
而犯罪嫌疑人通過手機撥打銀行客服電話,銀行客服則僅僅在確認是申請表上登記的手機號碼后,就會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更改地址。期間,犯罪嫌疑人還會要求銀行用快遞的形式寄送信用卡,信用卡由此輕易被取走。辦案民警提醒,一小部分持卡人對于個人信用的“無所謂”態度以及“貪小便宜”套現占用銀行資金的心態,值得銀行和監管部門警醒。法制網蘇州6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