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對呼吸道、神經系統、肝、腎均會帶來危害
見習記者周靈靜
深圳晚報見習記者周靈靜報道 夏季氣溫高、下雨天多,很多市民都喜歡購買一些樟腦丸(防蛀防霉劑)放在柜子或衣物里進行防蛀防霉。然而近日不少市民反映,自從家里用了樟腦丸以后,經常覺得暈乎乎的,眼睛、鼻子也覺得不舒服。這是為什么呢?記者隨即展開了調查。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市面上銷售的大部分樟腦丸(防蛀防霉劑)的主要成分為對二氯苯,而且我國的其他城市也存在著這種情況。據了解,對二氯苯具有一定的毒性,國家環保總局早在1999年就規定不能在防蛀藥中使用。那為什么以對二氯苯為主要成分的樟腦丸(防蛀防霉劑)還會在市場上流通?它對人體又有什么危害呢?
調查:
八成以上樟腦丸含對二氯苯
純天然的樟腦丸是將香樟樹的根、莖、枝、葉放在鍋爐中,隔水用蒸氣熏蒸。熏蒸后樹汁從管道里流出,冷卻后,凝結成白色的結晶,再將它壓成一個個的丸子,就成了樟腦丸。然而由于生產成本高、資源缺乏,現在市售的樟腦丸大多是化學合成的。
記者走訪了我市的數家大型超市,共發現了9個品牌近30種產品,商品名統稱為“防蛀防霉片劑/球劑”,形狀各不相同,價格也從3元到20元不等。在這近30種產品中,僅有5種產品的主要成分為樟腦(含天然樟腦及合成樟腦),剩余的20幾種產品均以對二氯苯為主要成分。含量最高的為福建花仙子牌,對二氯苯含量高達99.5%,含量最低的是簡約組合牌防蛀防霉劑,但也含有95%的對二氯苯。一些產品甚至未在包裝上對主要成分、生產商家等重要信息進行標注。
記者致電到比多福牌防蛀防霉劑的生產企業中山富士化工有限公司,接電話的客服人員表示,他們的產品都是有國家生產許可的,也能給賣場提供相關證明,市民可放心購買。那么,以對二氯苯為主要成分的防蛀防腐劑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該客服人員稱:“這個產品是用來殺蟲的,所以肯定會有一些毒性,但對人體的影響很小。”既然對二氯苯對人體有害,那為什么還要以它為主要成分呢?該客服人員說:“用天然樟腦生產的話成本太高啦,F在全國基本都是用對二氯苯生產的,幾乎沒有用天然樟腦的了!
專家:
對二氯苯對人體危害多
記者采訪了市疾控中心毒理檢驗科的副主任徐新云博士。徐博士介紹,對二氯苯是一種氯代芳烴類化合物,主要作用是防霉、紡織物防蛀蟲、防臭、殺蟲等,也有一小部分用于化工中間體。
徐博士指出,對二氯苯對人體危害多多,它對呼吸道有刺激性。此外,它對中樞神經也有影響,有調查發現,生產對二氯苯的工人絕大部分都有頭疼、頭暈、乏力等表現。對二氯苯還對肝臟和腎臟有損害,人在接觸高濃度時,可損害肝臟,出現轉氨酶升高,黃疸。目前,在一些動物實驗中也表明對二氯苯對動物具有致癌性,但對人是否致癌還沒有確切的證據。
那么,市民如何辨別哪些是用對二氯苯生產的呢?徐博士說:“首先在購買時要看包裝,檢查生產企業的名稱和地址、商標和產品說明書,如果是正規企業生產的樟腦丸,一般會標明主要成分。如果看到是環保產品,那就是天然樟腦了,市民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是三無產品,包裝很差,則千萬不要購買。其次是聞氣味。如果很刺鼻,有臭味,肯定不是天然樟腦。第三就是問情況。一般大商場和正規的商場進貨渠道比較好,購買樟腦丸時可以向售貨人員了解情況!
相關法規:
禁止防蛀劑中使用對二氯苯
早在1999年3月,由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安全型防蟲蛀劑》中就規定,“適用于以樟腦或擬除蟲菊酯為原料生產的衣物、布料、書籍類防蟲蛀劑產品,不得使用萘和對二氯苯作為原料”。
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對1999年發布的防蟲蛀劑的標準進行了重新修訂,新標準于2006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防蟲蛀劑》再次明確,防蟲蛀劑“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萘和對二氯苯”。
小實驗:
教你辨別哪些是天然樟腦丸
記者從超市里購買了比多福牌防蛀防霉球劑、簡約組合牌防蛀防霉片劑、雪白防蟲丸、紅蓮牌純真樟腦片、百家適牌防蛀片劑這5種產品,并各取一片分別放在5杯水中。實驗結果表明:只有用天然樟腦生產的百家適牌防蛀片劑才能浮在水面上,而以對二氯苯為主要成分的比多福牌防蛀防霉球劑及簡約組合牌防蛀防霉片劑、用合成樟腦生產的紅蓮牌純真樟腦片、未標明成分的雪白防蟲丸均沉入水底。
這是因為天然樟腦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而合成樟腦、對二氯苯這些化學合成物的密度都大于水,因此會沉入水底。所以,如果你購買的樟腦丸能浮在水面上的話,就可以放心使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