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接到舉報電話:北京一家辦學機構在長春設立的公司宣傳“學歷包過”,自稱“與北京以南國內10余家自考主考院校合作,試前可以拿到考試題答案,還可以‘免考’,高起本最短一年就能拿到文憑,不用上課,簽合同包考試通過。”
真有這么神奇的教育機構?
“四方教育”的幾個本事
本事1:簽協議包學歷
近日,按照舉報人提供的網址,記者查找到這家“四方教育機構”的網址,公司總部設在北京,“長春地址”位于安達街一座大廈內。
按照網頁上的號碼撥過去,接電話的自稱為“高老師”。
“這里可以報名參加自學考試嗎?”
“是的。”
“可以報考哪些學校?”
“目前只能報考北京以南的大學。你目前是什么學歷,想考什么學歷?”
“我親屬家孩子是高中學歷,想考本科。”
“那可以考南京政治學院,高起本一年就可以通過。”
“一年真能考過去嗎?”
“我們是包過的,簽協議,不過退款。”
本事2:與10余家主考院校合作
來到這家公司,記者一下電梯便看到“四方教育”幾個大字。敞開式辦公室里,兩個女青年正在接待一對中年夫婦。其中一個見有人來,帶記者進了另一間接待室。
聽說要考本科,她拿出兩本“08各校項目介紹”,上面有很多大學名字:北京科技大學、湖北大學、湖北經濟學院、武漢科技大學、河南大學……
她介紹,考生取得的都是國家承認的正規自學考試學歷,上網可以查詢到考生的成績。公司目前與國內10余家自考主考院校有合作關系,可以報考里面的任何一所大學。
記者問:“怎么都是外地的呀?”
她說:“你們只需要文憑,至于哪的學校都不重要。”
“你們合作多少年了?”
“最少兩年了,大學給的名額都是保過的。”
本事3:安排好了只管抄
女青年介紹,公司目前報考本科有高起本和專起本兩種,高起本均需要兩年,專起本最短,只需要一年。
“我弟弟是初中畢業,想報考大學本科,可以嗎?”
她聽后笑著說:“難度系數太高了,報考本科,取證書時必須拿大專證,否則不給發證。”
記者裝出為難的樣子,女青年給出了個主意:實在沒辦法弄個假高中畢業證,因為高中畢業證在網上查不到。
解決了一個“難題”,她又開始介紹說,高起本分一年和兩年畢業的,一年畢業的費用高,一般都得兩三萬元,兩年的1萬多元就行。只需要參加考試,平時不需要上課。
“不用上課,那考試能過嗎?”
“肯定能過,老師直接給你押題,準確率80%以上。”
“要是考試的時候過不去怎么辦?”
聽到這么多疑問,她似乎有些著急:“你沒聽明白我的意思,我就恨不得告訴你去抄,告訴你實話吧,其實押題只是一種說法,基本上就是原來的考試題,你們只需要抄答案就行了。”
為了能證實自己的說法,她還舉例,說不敢給滿分的答案,因為有一次考生抄得太厲害,把答案全都抄上了,得了滿分。那次考試得高分的太多,上邊怪罪下來了,公司好不容易才擺平。
爾后,她又道出一個“秘密”:公司與大學合作,收的錢大部分都給學校。公司目前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得到一個信譽。她們能保證生源問題,大學也能保證達到公司的要求。
“到南方考試,要是考場嚴抄不到怎么辦?”
“考場都給你安排明白了,你進去抄就行,監考和巡考都不會管你們的。”
本事4:加錢還能“免考”
聽到記者一直在抱怨考試路途太遠,女青年說:“報考河南大學,可以不用去考試。”
她解釋說這是“免考”,費用相對要高出很多。“免考”是合作院校給公司的名額,每年每個專業只有30個。
“免考就是找替考嗎?”
“免考分兩種,一種是學校申請的小考,通過暗箱操作,考試后把成績偷偷加進去。”
“怎么加?”
“就是學校直接給通過的。”
“另一種呢?”
“就是你們去找人替考,學校可以不管,只要有人去考試就行了。我們出人也行,但得加錢,我們也需要雇人。”
-報名者眾
考試費用大都超過萬元
據介紹,所有的招生項目都是參加自考,均在北京以南的城市。“北京以北的城市一年只能考8科,南方城市1、4、7、10月外加大、小考,一次可以考3科,用的時間短。”
在“08各院校項目介紹”上印著,幾乎所有學校的通過率均為99%,報考湖北大學,一年學費為8050元;北京交通大學一年的學費達1.2萬多;河南大學二年的學費近兩萬元。
女青年解釋:“這錢不是一次性交的,先只交報考費和考務費共2500元,第一次考試前交學費的一半,到第三次考試前把剩余的學費交完。”
“考不過去怎么辦?”
“不可能過不去,如果考不過去按照協議把錢全都退還給你們。”
“價格能不能再便宜些?”
她說:“不能了,報名的很多,現在已經漲價了,以后可能還得漲價。”
-說法不同
總公司:確實在長春招生
通過調查發現,這家分公司全名為“北京四方通匯教育咨詢有限公司長春分公司”,9月9日經長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注冊成立。
記者致電北京總部詢問在長春是否設立這家分公司,對方表示有。對于“學歷包過”一事,她未否認,一再表示可以在長春報名,也可以到北京報名,考試費用是一樣的。
合作院校:沒有這回事
記者聯系到北京交通大學成人教育學院招生辦,提到“四方教育”時,工作人員表示“從沒有聽過這家公司,我們也從來沒有和哪家公司合作過招生”。記者聯系了多家“合作院校”自考招生辦公室,對方都否認與這家公司有過任何合作。
一位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還提醒:“自學考試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任何一所高校都不承諾考生‘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