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入“骨湯門”的味千拉面,再次引起風波。味千在回應媒體其湯底鈣含量時,引用了一份中國農業大學的鑒定報告。昨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炮轟”味千拉面,稱當年檢測的樣品不代表湯底,味千偷換概念進行夸大宣傳。
與此同時,也有媒體爆出味千并非日本企業。成都法律人士昨晚表示,味千拉面虛假宣傳的行為極可能被認定為消費欺詐,消費者有權要求賠償。
農大回應:
味千綁架檢測報告須道歉
此前,味千中國在各宣傳中稱其湯底富含鈣質,每碗高達1600毫克,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十倍。而支撐該宣傳的鑒定報告,來自于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表示,“這份檢測報告是受中國烹飪協會委托對骨泥樣品進行檢測的,我們以為是純粹的科學研究項目。我們完全不知道我們研究室的報告被味千在當做企業宣傳資料。”
“我們完全是被綁架了!”羅云波稱,“我們當時根本不知道什么味千,誰關心味千?!味千拿我們的報告干這樣的勾當,我很生氣。”該行為被羅云波大力反對,更要求味千拉面就此道歉。
就在羅云波炮轟味千拉面的時候,記者發現在味千拉面的網站上,以中國農業大學為題頭的宣傳語依然在。而由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下屬的營養與分析研究室
2006年6月蓋章出具的名為《骨泥濃縮湯料樣品營養成分評價報告(續)》還掛在網頁上。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證實了該學院提供檢測報告的說法。但她同時指出,“賣給消費者的面湯是把烹飪協會送來測定的濃縮湯料稀釋了36倍之多。欺騙消費者,夸大了36倍太過分了!稀釋后的鈣含量還沒有2斤小白菜的鈣含量高。”
記者調查:
味千獲代理權是中國企業
“我還一直以為味千拉面是一家日本拉面店。”昨日,消費者邵女士告訴記者,她是味千拉面的忠實食客,托盤菜單上滿篇的日文曾經對她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味千拉面的服務員也曾經向我強調,味千拉面是日本第二大拉面連鎖店。”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味千拉面”店始創于1968年,發源地日本九州島的熊本,獨特之處在于其白湯采用豬大骨經長時間熬燉而成,含有大量“軟骨素”,對人體骨骼鈣質有補充。
該報報道稱,在赴日考察期間,潘慰發現了“味千拉面”并取得其中國代理權,成為了味千中國女掌門人。1996年,首家味千拉面在香港開業。之后,潘慰將味千帶進中國內地市場。2007年3月,味千(中國)在香港成功上市。截至2010年12月31日,味千在中國86個城市、27個省份擁有508間連鎖餐廳。
可以說,在中國遍地開花的味千拉面已經是一個中國企業,由中國經營者控股。目前味千在上海和深圳共設有兩大生產基地,在全國各地擁有12家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成都工廠將于今年底投產。
據調查,現在味千湯料主要來源于一家名叫重光產業株式會社的日本公司,重光產業也是味千拉面的特許權商,2010年該公司占味千集團總采購額6.6%。
味千中國也證實,味千拉面的“濃縮液”是一家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的工廠生產。不過,味千方面至今未公布消費者所關心的其豬骨湯原料到底由哪家企業生產。據相關人士透露,該工廠在上海的可能性極大。
律師說法:
消費者有權提出索賠
掉進“骨湯門”的味千拉面,近日來被網友戲謔其是高價的方便面。受到其夸大宣傳之害的消費者,又該如何維權?昨日,記者連線四川合勝律師事務所,律師易衛表示,味千拉面在宣傳中欺騙消費者,在成本和營養上都有夸大,極有可能存在消費者欺詐行為。
“其擅用檢驗報告為自己的宣傳增加說服力,是‘拉虎皮做大旗’,同樣也構成欺詐罪。”律師指出,受到味千拉面欺騙的消費者,有權向味千拉面提出賠償。
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會長何濤表示,“作為一個大型連鎖集團,味千拉面此次事件讓人痛心,希望餐飲行業引以為戒,牢記誠信為本的基本原則。”
昨日下午,記者試圖聯系味千拉面,味千山東分公司電話一直不通。記者隨即致電上海總部,截至記者昨晚發稿,味千拉面方面依然沒有回復。華西都市報實習記者黃婧秋
“骨湯門”事件進展
7月23日
被曝湯底非純豬骨熬制,鈣含量與實際不符
7月24日
味千公司承認湯底為濃縮液勾兌
7月25日
官網撤下鈣含量數據,成都菜單宣傳頁蒙上紙
7月28日
中國農大羅云波稱,味千偷換概念進行夸大宣傳,要求味千道歉
●中國農業大學“炮轟”味千拉面,稱當年檢測的樣品不代表湯底,味千偷換概念進行夸大宣傳
●現在味千湯料主要來源于一家名叫重光產業株式會社的日本公司,重光產業也是味千拉面的特許權商
●律師表示,味千拉面在宣傳中欺騙消費者,在成本和營養上都有夸大,極有可能存在消費者欺詐行為(ct)
來源:維權網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