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其涉嫌“虛假廣告罪”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警方已收取報案材料
本報訊 因認為達芬奇公司不僅是欺詐消費者的民事訴訟范疇,而已經觸犯了國家刑律,北京市雙利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永福、劉琳昨日向朝陽警方報案,要求追究達芬奇公司涉視頻:律師報案指控達芬奇家居涉兩罪媒體來源:廣東衛視《廣東早晨》嫌“虛假廣告罪”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刑事責任,并認為達芬奇刑事罪名的構成與否將關乎消費者的維權訴求。
昨晚,記者獲悉,朝陽警方已收取了陳永福提交的報案材料,相關工作正在進行。
要求調查莊秀華
昨天下午,由于同事劉琳要出差,陳永福作為其委托人,將《刑事舉報狀》遞交給朝陽分局經偵支隊。他們舉報北京達芬奇家具有限公司及CEO莊秀華,稱達芬奇涉嫌“虛假廣告罪”及“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要求公安機關依法對兩被舉報人涉嫌的犯罪行為立案偵查,并調查和收集相關犯罪證據。依法對被舉報人莊秀華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舉報狀稱,達芬奇家具可以說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家具高端品牌,以價格昂貴著稱。之所以高價,因該公司宣稱家具是100%意大利生產的“國際超級品牌”,且使用材料是“天然的高品質原料”,但卻被央視等媒體曝光其“洋品牌”身份造假。
因此,舉報人認為,根據行政機關、記者掌握查明的事實,證明達芬奇家具有限公司已經涉刑事犯罪,達到了公安機關管轄的“虛假廣告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刑事立案標準,公安司法機關理應啟動刑事追訴程序。
消費者可望獲兩倍賠償
記者昨天從朝陽警方了解到,經偵支隊接待了報案律師,了解了情況,收取了報案人的舉報材料。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比我預想得要好,我們最初的想法可能是拒絕受理。”陳永福離開經偵支隊后說,和警方溝通以及材料受理方面很順利,出乎了他的意料。
律師認為,如果法院最后判決達芬奇公司構成虛假廣告罪,他們的行為屬于“消費欺詐”,消費者根據消法要求雙倍賠償的請求能得到法院支持。
■ 追問
報案律師稱達芬奇是否造假應由公安偵查
“并非賠償這么簡單”
昨天,舉報人、雙利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從一個多星期前就開始收集有關達芬奇涉刑的證據,希望通過舉報提醒消費者,達芬奇的行為涉嫌觸犯了刑律。
【以什么身份報案?】
“潛在消費者也能報案”
新京報:為什么要向警方舉報達芬奇家具?
劉琳:原因是兩點:達芬奇家具的這次行為,從媒體上看定性為欺詐消費者。但是依我對法律的了解,認為達芬奇的行為已經構成了虛假廣告罪。目前我還沒有看到任何律師、法學專家或是其他人站出來說這個。那么,我作為一個潛在的消費者、法律工作者,我認為這不僅僅是民事賠償這么簡單,而是一個刑事罪名。
第二,為什么我沒有真正買達芬奇家具卻去舉報?舉例說,咱們看到張三和李四打架了,張三把李四捅了一刀,作為旁觀者不能報案嗎?能報。所以任何一個單位或個人,只要知道他涉嫌犯罪,就可以或者有義務進行舉報或者報案。我做的事情,是法律允許的。
【為何在朝陽報案?】
“達芬奇注冊地就在此”
新京報:達芬奇家具通過媒體回應,堅稱沒有造假,對于其說法你怎么看?
劉琳:我認為這個應當由公安機關去偵查,他說的和我說的都沒有法律效應,真正有法律效力的是公安機關。
新京報:為何選擇到朝陽區報案,而不是到上海等地?
劉琳: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到任何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或法院報案。哪怕我跑到房山、到大興在法律上都是允許的。之所以選擇在朝陽是因為達芬奇在北京的公司就注冊在朝陽。注冊地和實際經營地在朝陽,我選擇在這里報案,這樣比較符合法律邏輯一些。
新京報:什么時候準備報案的,準備了哪些材料?
劉琳:大概一個多星期前,一些有關虛假廣告罪的判決,還有媒體的報道,工商部門查處的結果,民事對達芬奇的訴訟。
【報案是否為炒作?】
“炒作也炒不過達芬奇”
新京報:你作為報案人,本身是一名律師,你報案的行為會不會被外界認為是在炒作嗎?
劉琳:即使我涉嫌炒作自己,那我也比達芬奇炒作小得多。如果我真想炒自己,我可能要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的身份來炒作了。我隱去這個,而用我的職業來舉報,因為我掌握有幾個關于企業虛假廣告罪的判決,都是為了報案這件事準備的。
新京報:有沒有考慮過報案不成功的情形?
劉琳:對于法律共同體內的律師,即權力最小的一撥人,我們不能去決定會做成什么樣。但做這事是律師的職業病,是否報案成功我沒有考慮太多。
■ 說法
達芬奇家居不接受無問題退貨
發出《致媒體朋友的溝通信》“喊冤”,稱不能接受造假之說
本報訊 繼7月底發出長達62頁的公開信后,達芬奇家居昨天凌晨又發出《致媒體朋友的溝通信》為自己“喊冤”,強調不能接受媒體以“造假”為預設前提。同時,對消費者的退換貨將區分不同情況,沒有問題的產品,不接受顧客退貨。
信中就行業共性設問
信中,達芬奇堅持此前公開信中的說法,稱意大利品牌家具都有廠家提供證明,均為意大利進口,部分美國品牌產品通過保稅區進口本身不違犯法律。
達芬奇稱從未偽造過任何報關單或原產地證書,并指出達芬奇并非家具生產商,不可能獲得任何出口退稅,“有關3.6億元的退稅謠言完全是杜撰”。
達芬奇家居因此表示,目前也沒有任何執法部門認定達芬奇存在造假行為,不能接受媒體以達芬奇“造假”為預設前提,這讓消費者產生更多的迷惑和不必要的擔憂,希望能給一個解決問題的環境。
它甚至還發出疑問,“我們無意推脫責任,但也提請注意的是,我們存在的問題是行業共性問題還是我們企業的個性問題?”
退換貨將視具體情況
達芬奇公關部相關人士表示,不論出現任何問題,都將依據規定對該消費者進行安撫和妥善解決,但強調必須區分不同情況,銷售的個別產品確有質量問題或瑕疵的,將會同生產廠家一同來解決問題承擔責任,而“對于沒有問題的產品,有顧客提出退貨要求的,我們也不能接受”。
“希望能給企業改正的機會,沒有一家賣場確保銷售的產品沒有任何瑕疵,比如著名的汽車廠家也會有召回”。
【追訪】
達芬奇回應“被報案”
稱愿與律師溝通;維權訴訟已集合上百人
本報訊 對于北京雙利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琳昨天警方舉報一事,達芬奇家居公關部人士說,尊重律師的權利,“可能是這位律師還并不了解達芬奇最近的情況,只是針對以前一些報道,事實上很多消費者的信心正在恢復中”,希望能與之溝通。
另外,針對近期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向全國征集達芬奇家居的消費者進行維權訴訟一事,昨天達芬奇在溝通信中也予以了回應,表示會尊重消費者的權益,“事實上我們認為凡是合理要求的,與我們協商是最便捷的解決渠道”。
昨晚,記者致電盈科律師事務所,對方表示目前已有上百位消費者提出申請委托維權。該所蔣蘇華律師稱,“如果達芬奇愿意協商,律師事務所也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主要看其解決情況。”
我們無意推脫責任,但是也提請媒體朋友注意的是,我們存在的問題是行業共性問題還是我們企業的個性問題?我們在這個行業里做得相對是好的還是相對是差的?
———達芬奇公司致媒體溝通信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劉洋 廖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