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一家企業是否有責任與擔當,危機事件的出現無疑是一個極佳的時機。現在牙膏生產領域出現了三氯生安全性疑慮。面對這一威脅消費者使用安全的嚴肅問題,一眾牙膏生產企業表現各異,這其中尤以云南白藥的持續沉默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隨著媒體對美國將就三氯生安全性重新評估一事的報道逐漸增多,高露潔、佳潔士等“涉嫌”含有三氯生的牙膏品牌先后就此事發表了聲明。經過市場調查,記者發現除媒體中報道的高露潔、佳潔士牙膏外,市面上銷售的大部分牙膏產品包裝都沒有標注含有三氯生,只有云南白藥集團生產的金口健牙膏成分表顯示添加了三氯生。上周,記者曾就此事分別聯系高露潔、寶潔(中國)和云南白藥集團,其中,高露潔及寶潔(中國)均對記者的質疑做出回應,唯獨云南白藥集團“失聲”。
近日,記者再次追訪云南白藥集團,希望云南白藥集團就金口健牙膏中含三氯生做出說明,并就目前存在安全性質疑的三氯生是否繼續在牙膏中使用給出答復,但采訪要求再次被云南白藥集團回絕,回絕的理由是“企業目前正在關注此事進展,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訪。”
作為一家國內知名企業,云南白藥在三氯生事件中的回避態度令人失望。目前,國內外對三氯生的安全性尚無定論。作為市面上極少數在牙膏中添加三氯生的企業,于私,云南白藥應該站出來“維護”自己的產品;而對購買和使用金口健牙膏的消費者,云南白藥更有責任做出說明或聲明,給消費者一個切合實際,或者說最基本的安全承諾。
在陷入危機事件時,企業發出自己的聲音,說明情況,不僅是危機公關,也是對公眾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表現和擔當。遮遮掩掩,以沉默應對質疑,只會讓自己陷入越來越被動的局面。
晨報記者 孔瑤瑤